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基础科学   24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辽西地区山杏林分栽植密度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西地区山杏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密度条件下山杏林生长状况和改土效益的差异,从而得出不同林龄山杏林最佳的栽植密度。辽西地区山杏林在幼龄期和盛果初期密度为2 m×2 m时经济效益最好,对于进入30年生的盛果期林分,密度为3 m×4 m时经济效益最高;20年生山杏林密度为2 m×2 m时改土效果最好;树体生长发育在10年生以前以2 m×2 m的密度栽植最好,20~30年生以2 m×3 m的密度栽植最佳。  相似文献   
92.
野杏花粉离体培养条件筛选及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杏优良家系和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对野杏花粉离体培养条件及其生活力进行研究,以期为野杏杂交育种中父本植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中蔗糖浓度、培养时间是影响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最适宜野杏花粉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浓度为10%蔗糖,0.005%硼酸,培养6.0h。根据野杏花粉管生长速率,可将其划分为4个生长阶段,其中0.3~1.0h为花粉萌发阶段,1.0~2.5h为快速生长阶段,2.5~6.0h为缓慢生长阶段,6.0h为生长停滞阶段。野杏各家系及无性系均为正常可育,其中家系209号花粉生活力最强,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分别为81.33%和1 136.14μm;无性系J118号萌发率最高,花粉管长度最长,分别为63.35%和1 043.78μm。野杏家系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间无相关性,而无性系呈显著正相关。野杏家系花粉萌发率极显著优于无性系,且有3个家系的花粉生活力均极显著优于西伯利亚杏家系。  相似文献   
93.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之一,研究其生理特征对该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品种枣树为试材,采用Li-6400P光合测定系统对其气体交换指标及荧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枣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及叶片光能利用率(LUE)等指差异显著,在枣树的光能利用水平方面,"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及"金丝王枣"均强于"三星枣"和"金丝蜜枣";各品种枣树荧光特性差异显著,"大铃铛枣"和"大平顶枣"的Fv/Fo和Fv/Fm值均大于"三星枣"、"金丝蜜枣"及"金丝王枣";根据不同品种枣树光化学猝灭(qP)系数及非光化学猝灭(NPQ)系数,判定各枣树品种适应环境进行初级生产的能力由小到大排序为"三星枣""金丝蜜枣""金丝王枣""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各品种枣树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大平顶枣""金丝蜜枣""大铃铛枣""金丝王枣""三星枣"。综合上述判定,"大平顶枣"、"大铃铛枣"及"金丝王枣"光化学性能要强于"金丝蜜枣"和"三星枣"。  相似文献   
94.
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5.
朝阳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 ,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数量的主导因子顺序为 :采伐带宽度>坡向>坡位>采伐带中的部位 ,影响采伐带内油松更新幼树生长的因子顺序因树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影响采伐带内油松的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等带间隔采伐是一种利于天然更新的方法 ,人工采伐带的宽度以10m左右为宜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宽 ,但最好在20m以内。  相似文献   
96.
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证实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存在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问题。应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找出影响樟子松树高和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分别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最大持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对40年生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杨树混交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混交林中樟子松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均较纯林高,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防治樟子松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7.
以辽宁主栽品种花育23和四粒红为例,研究花生荚果及籽粒生理特性,为花生脱壳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数和依据。试验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花生米三轴尺寸、三轴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均增大,且三轴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与含水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14和R=0.98146。花生米在5种不同的含水率下,球度变化很小,即含水率对花生米球度影响不大。任何含水率下,四粒红花生荚果粒质量的平均值都大于花育23,而花育23花生米粒质量的平均值大于四粒红,四粒红花生荚果的壳厚与花育23的壳厚基本相同,这是由两品种花生的不同物理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8.
辽西半干旱地区山杏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出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山杏生长发育和结实量的主导因子为坡向、坡位和上层厚度,结合辽西的具体情况,将山杏分布区立地条件划分为13个立地类型,且根据各立地类型特点为其设计了造林树种。同时对山杏经营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平茬进行更新复壮,对于解决目前辽西山杏树龄老化、树势衰弱、产量低的问题是一个有效途径;集流整地措施如水平梯田、反坡梯田、鱼鳞坑等可大幅度地提高山杏产量,不同整地措施有其最佳规格及适用条件;营造山杏混交林(如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沙棘混交林等)、林间种草是提高山杏产量、改善森林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
以西伯利亚杏为试验材料,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扩增及电泳试验。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西伯利亚杏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Mg2+2.0 mmol·L-1、dNTPs0.25 mmol·L-1、引物浓度1.2μmol·L-1、Taq聚合酶1.0 U、DNA模板20 ng。采用SRAP引物组合ME5/EM10,对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初步验证,24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SRAP分子标记试验共扩增出谱带431条,引物扩增出23条谱带,其中338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百分率为78.42%。  相似文献   
100.
辽西地区引种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引种野杏家系苗木在辽西地区6、7、9月的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各参数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以了解引种野杏的适应能力,为辽西地区品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野杏家系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夏、秋季的日均Pn达10.0μmol·m-2·s-1,春季6.9μmol·m-2·s-1;蒸腾速率夏季(6.39 mmol·m-2·s-1)秋季(4.84 mmol·m-2·s-1)春季(2.33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春、秋高,夏季低;光能利用效率春季高、夏秋季较低;不同季节的生态因子影响野杏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引种野杏优良品种的选育要注重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了解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做出最佳选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