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36篇
  40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种质的筛选与创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 400份大豆品种(系)资源为材料,利用SDS-PAGE,分析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与亚基缺失情况,并采用0.2%,0.4%EMS分别处理南农493-1和南农99C-6两个品种种子,利用60Co γ射线处理76个品种(系)种子,处理之后及时播种,单株收获,SDS-PAGE检测M2代和M3代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结果表明,1 400份参试品种(系)的11S/7S值范围0.44~3.64,平均值1.68±0.37,并鉴定出34份亚基含量特异材料,其中包括α′和α亚基含量低、β亚基含量低、A3B4亚基缺失、A5A4B3亚基缺失和A1aB1b亚基缺失种质.理化诱变结果表明,化学诱变率约为2.92%,物理诱变率约为5.71%,对大豆蛋白的诱变效果,0.4%EMS处理优于0.2% EMS处理,而60Co γ射线慢照射处理优于化学诱变处理,并从M3代种子中筛选出了211粒亚基变异种质.  相似文献   
732.
733.
为筛选适宜的玫瑰石斛壮苗生长培养基,以玫瑰石斛无菌幼苗为试验材料,对活性炭、NAA、水解乳蛋白、MS培养基有机成分4个因素3个水平设置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株高、茎粗、叶片、生根、分蘖和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活性炭对玫瑰石斛组培苗生长影响最大,对玫瑰石斛无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有极显著影响,且与株高、生根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正相关,而其他3个因素对玫瑰石斛无菌苗生长影响不大,与株高、茎粗、叶片、生根、分蘖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经综合分析,试验最终确定玫瑰石斛组培苗壮苗生长最佳培养基组合为0.05 g·L-1活性炭+0.5 mg·L-1NAA+0.2 g·L-1水解乳蛋白+2倍有机成分。本研究以期为完善玫瑰石斛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34.
以盆栽M9T337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盆土生物炭添加量0、15、30、60 g/kg分别对苹果幼苗生长、磷素吸收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M9T337植株根、茎、叶生物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最高。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植株磷积累量最大,较对照(0 g/kg)提高了24.61%;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4%和28.3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磷肥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降低了磷损失,其中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效果最显著,磷肥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24.61%,损失率降低了35.70%。综上,适量生物炭显著促进了M9T337苹果幼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提高了磷利用效率,减少了磷损失。  相似文献   
73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迄今全球还没有能预防它的有效疫苗。目前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是最具潜力的疫苗研发策略。据报道,越南正式批准了ASFV基因缺失弱毒疫苗NAVET-ASFVAC (ASFV-G-AI177L)在其全国范围内使用。ASFV-G-AI177L疫苗株是首个能诱导产生免疫且不排毒的毒株,针对越南地方品种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可抵抗母本强毒株(ASFV-G)的攻击;在疫苗接种后21 d可产生全面保护,并且大剂量接种安全,带毒时间小于90 d,连续5次传代未观察到毒力返祖。但是临床条件下ASFV-G-AI177L疫苗株仍存在水平传播和病毒血症逐代升高的风险,并且对野猪和妊娠母猪缺乏安全性评价。本文针对越南自美国引进的ASFV-G-AI177L毒株相关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ASF疫苗研究及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6.
为了解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的稳定性,主要分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指标[亮度(L*)、红绿度(a*)、黄蓝度(b*)、总色差(△E)]的变化,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其热降解动力学,分析花色苷含量与色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的花色苷含量、a*呈下降趋势,L*、b*、△E呈上升趋势;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色泽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70~120℃),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指标的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半衰期(t1/2)减小,加热30 min,花色苷含量、L*、a*、b*、△E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23.61 kJ/mol、26.10 kJ/mol、19.44 kJ/mol、17.20 kJ/mol、12.54 kJ/mol。通过建立紫...  相似文献   
737.
李亚男  刘春  林华剑  秦真东  林蠡 《水产学报》2023,47(8):089415-089415
为了进一步丰富蛙虹彩病毒检测方法,实验针对蛙病毒3型(frog virus 3,FV3)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选取另外2种蛙病毒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针对FV3的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1.2个拷贝数的病毒粒子,与神经坏死病毒、虾血细胞虹彩病毒、大口黑鲈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鲤浮肿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加州鲈弹状病毒等常见水产动物致病毒株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与另外2种方法一致,结果可靠。本研究所建立的FV3 PCR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好、特异性高、低成本等特点,可用于FV3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研。  相似文献   
738.
不同真空冷冻干燥(FD)程序中的温度设定影响果蔬干制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为获得蓝莓FD较优程序,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蓝莓热力学特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水分分布及含量变化,以收缩率、花青素含量和质构品质为指标,探究5种FD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脆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蓝莓共晶点、共熔点和Tg无显著变化;随着蓝莓含水率的降低,其Tg升高,蓝莓中的自由水先转换为不易流动水,随后不易流动水转换为自由水和结合水。FD不同程序设定下,蓝莓脆粒的收缩率、色泽、感官和营养品质变化显著(P<0.05)。程序2干燥后蓝莓脆粒的收缩率最小,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脆性最大,程序5干燥后蓝莓硬度最大;程序4干燥后蓝莓△E值最大,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维生素C(Vc)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高。综合考虑,确定较优FD程序为程序2:0℃(2 h)→5℃(2 h)→10℃(2 h)→20℃(2 h)→30℃(2 h)→40℃(2 h)→50℃(12 h)。本研究结果为蓝莓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