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玉米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湛江市赤坎区文章村的玉米园中采集玉米植株及其生长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玉米不同器官积累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园土壤受重金属Cr的中度污染;②玉米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Ni>Pb>Zn>Cr>Cu,其中,Ni、Pb、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411、1.892和1.139;③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该种重金属含量。各种重金属在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玉米茎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玉米根中的含量较低;④玉米对土壤Cr元素有较强的避性。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香蕉幼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胁迫后,香蕉幼苗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复水后3种保护酶活性均可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因此认为,水分胁迫影响香蕉幼苗保护酶活性,降低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香蕉幼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胁迫后,香蕉幼苗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复水后3种保护酶活性均可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因此认为,水分胁迫影响香蕉幼苗保护酶活性,降低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细胞学方面研究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结果表明,在延迟授粉子房的胚囊中,助细胞之一首先体积增大,细胞质变浓,核及核仁也增大,接着进入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二细胞原胚,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形胚;球形胚再发育为梨形胚;梨形胚再发育为分化期胚,最后形成成熟胚,卵细胞孤雄生殖频率很低,过程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相似。  相似文献   
15.
从细胞学方面研究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结果表明,在延迟授粉子房的胚囊中,助细胞之一首先体积增大,细胞质变浓,核及核仁也增大,接着进入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二细胞原胚,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形胚;球形胚再发育为梨形胚;梨形胚再发育为分化期胚,最后形成成熟胚,卵细胞孤雄生殖频率很低,过程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相似。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肥及施肥方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日光条件下,研究微生物菌肥及施肥方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施肥方式如下:菌肥、化肥、混合肥(菌肥+化肥),测定辣椒果实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安全品质和可溶性糖、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品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菌肥能显著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提高辣椒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单施化肥比较,单施菌肥和混合施肥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6.1%和16.6%,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71.3%和48.9%,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97.3%和74.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6.9%和102.8%,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菌肥可以提高辣椒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转基因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及其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合理利用转基因水稻进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海转A为父本、竹籼B为母本杂交,通过对杂交F1和F2代的抗病性状进行分析,揭示海转A的纹枯病抗性和部分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转基因海转A除抗纹枯病性较非转基因亲本竹籼B有显著提高外,还存在穗粒数和千粒重两个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穗粒数较竹籼B增加44.2%,而千粒重降低12.1%.海转A的抗纹枯病性表现为存在主效基因的多基因数量遗传特性,而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此外转基因海转A的抗病性、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竹籼B,说明其稳定性较低.[结论]外源抗病基因的导入提高了水稻的抗病性,这种影响以主效基因的形式表达;而外源基因导入引起非目标性状的变异,但没有改变其原有的典型数量性状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土壤容重对野生香根草幼苗根系形态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根草因其具有发达的根系而被许多国家用于水土保持,但紧实土壤影响根系的生长,而土壤容重与土壤紧实度密切相关。为了掌握粤西野生香根草对紧实土壤的适应状况,用人工土柱研究了容重分别为1.20 g/cm3 (D1.20)、1.35 g/cm3 (D1.35)和1.58 g/cm3 (D1.58)的土壤对其根系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容重增大,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下降,根冠比降低,植株的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减小,而平均根直径增大。2)容重影响根系的空间分布,D1.20和D1.35处理的根系在上、下层分布较多,中间层分布少,表明粤西野生香根草具有深根型特性;高容重阻止根向下延伸,D1.58处理的根系主要分布0~6 cm的土层内。3)D1.20和D1.35土壤的平均根直径随土层加深减小,而D1.58的则增加。本实验结果说明粤西野生香根草能耐较紧实(D1.35)的土壤,高紧实土壤(D1.58)虽然限制其生长,但对表土层根系的分布影响小。并就容重对粤西野生香根草固土护坡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菊科入侵植物种子的繁殖特性,从种子的形态特征及种子萌发率等指标入手,对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及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3种菊科入侵植物的种子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种子的冠毛芒最短及最少,沉降速度最大,种子的风媒传播能力最弱,但种子全身具长倒钩刺,主要通过人畜和货物等实现远距离散播。假臭草种子冠毛芒较胜红蓟的长和多,种子沉降速度较胜红蓟的小,其风媒传播能力较胜红蓟的强。白花鬼针草种子千粒质量、发芽指数、胚根、胚芽和胚轴均最大或最长,发芽率和发芽势也较高,其种子质量和种子活力为三者中最高。假臭草的千粒质量、胚根、胚芽和胚轴与胜红蓟无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胜红蓟,说明假臭草种子活力较胜红蓟的高。假臭草发芽率为三者中最小,这可能与其种子含水率(19%)高有关,高含水率隐含着种子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生霉变。胜红蓟种子除了发芽率较高外,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胚芽和胚轴等指标均较小或大,反映其种子质量和活力较小。  相似文献   
20.
设施砂壤土容重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紧实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土壤障碍因子之一。在塑料大棚砂壤土条件下,用人工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土壤容重分别为1.20、1.35和1.58 g ? cm-3的土壤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容重增大,叶片伸长速度、株高、植株含水量、鲜质量、干质量、根冠比、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体积密度等都显著降低。随容重增大,根系干质量、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在垂直面上的分布显著降低,容重1.58 g ? cm-3处理的根系全部分布在0 ~ 6 cm土层内。高容重土壤使根毛区皮层产生形变,即细胞变长,皮层下陷,根表面凹凸不平,根圆度变差,偏心率增大,降低根毛区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