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酸枣新品种‘国丰’果实成熟时褐红色,磨盘形,平均单果质量6.11 g。果肉味酸,总酸含量3.86%,pH 2.24,可溶性固形物31.33%,维生素C含量1.1 mg·g-1。平均单仁质量0.040 g。可食率、双仁率较高,药食兼用。5年生平均单株产量12.5 kg,比普通酸枣提高64%。  相似文献   
12.
以半干旱地区辽宁省阜新市林业苗圃地内5个沙棘品种(辽阜1号、辽阜2号、楚伊、向阳、阿列伊)移植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沙棘的几个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气孔导度在0.16~0.42μmolH2 O/(m2.S)区间变化并呈双峰型;沙棘叶片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变化不大,基本在63.60%~72.04%之间;水分代谢系数在0.992~1.307之间;沙棘叶水势日变化范围为-0.4~-0.8MPa,且呈早晚高而中午至下午时低这一规律;叶片保水力恒重失水时间为28.0~31.0h;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区间为0.964~1.587。综合各指标分析,楚伊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旱性能,阿列伊和向阳处于中间水平,辽阜1号与辽阜2号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以辽西地区主要沙棘品种辽阜1号、实优1号、中国第一代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各品种沙棘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效果的对比试验,并调查其成活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基质、相同密度的条件下,沙棘嫩枝扦插成活率要比硬枝扦插成活率高,而在相同插穗年龄时,两种扦插方式沙棘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沈阳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属于抗旱树种,在漫长的生存和进化过程中,对自然条件形成了强大的适应性。为研究沙棘在沈阳地区的光合特性,以沈阳地区引进的不同沙棘品种(辽阜1号、辽阜2号、楚伊、向阳、阿列伊)为试材,对沙棘的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沙棘品种的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并且日变化总体来说均呈"午休"型的双峰型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2∶00前后,然后逐渐下降,到14∶00时又逐渐回升,次峰出现在15∶00前后;辽阜2号的光合速率较明显地大于其它品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分类经营是国家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前提和保障。讨论了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酸枣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土壤持续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方法,测定分析其抗旱性主要指标,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酸枣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后各酸枣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LW1号无性系高于其它无性系。各酸枣无性系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LW4号无性系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胁迫处理15 d时,LW4号无性系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分别为21.5 mg·g-1、18.2μmol·g-1,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LW1号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为91.2%,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LW1号、LW4号、LW11号、LW8号、LW5号。  相似文献   
17.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之一,研究其生理特征对该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品种枣树为试材,采用Li-6400P光合测定系统对其气体交换指标及荧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枣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及叶片光能利用率(LUE)等指差异显著,在枣树的光能利用水平方面,"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及"金丝王枣"均强于"三星枣"和"金丝蜜枣";各品种枣树荧光特性差异显著,"大铃铛枣"和"大平顶枣"的Fv/Fo和Fv/Fm值均大于"三星枣"、"金丝蜜枣"及"金丝王枣";根据不同品种枣树光化学猝灭(qP)系数及非光化学猝灭(NPQ)系数,判定各枣树品种适应环境进行初级生产的能力由小到大排序为"三星枣""金丝蜜枣""金丝王枣""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各品种枣树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大平顶枣""金丝蜜枣""大铃铛枣""金丝王枣""三星枣"。综合上述判定,"大平顶枣"、"大铃铛枣"及"金丝王枣"光化学性能要强于"金丝蜜枣"和"三星枣"。  相似文献   
18.
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引种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引种野杏家系苗木在辽西地区6、7、9月的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各参数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以了解引种野杏的适应能力,为辽西地区品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野杏家系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夏、秋季的日均Pn达10.0μmol·m-2·s-1,春季6.9μmol·m-2·s-1;蒸腾速率夏季(6.39 mmol·m-2·s-1)秋季(4.84 mmol·m-2·s-1)春季(2.33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春、秋高,夏季低;光能利用效率春季高、夏秋季较低;不同季节的生态因子影响野杏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引种野杏优良品种的选育要注重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了解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做出最佳选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辽东半岛地区主要火险林型及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外业调查确定了辽东半岛地区的主要5种火险林型,分别为油松人工纯林、日本黑松人工纯林、栎树天然纯林、杂木天然林、刺槐人工纯林。阔叶树林型下的灌木层、草本层的种类和盖度均明显大于针叶树,针叶树的凋落物层盖度大于阔叶树。主要林型下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较高,变化范围为6.47~12.08t/hm2;地被可燃物燃烧性能是针叶树明显大于阔叶树,其综合燃烧性由大及小的排序:日本黑松人工纯林>油松人工纯林>天然栎树林>刺槐人工纯林>天然杂木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