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地枇杷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贵州野生地枇杷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地枇杷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酒精浓度为70%,液固比1∶15,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3次,地枇杷总黄酮提取率为5.09%。按最优提取条件进行3次验证实验,最终地枇杷总黄酮平均提取率5.13%。本文利用乙醇回流提取地枇杷总黄酮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2.
草莓炭疽菌初期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在侵染草莓叶片过程中病原菌的侵染致病过程,为防控草莓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草莓炭疽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LC0220-7GFP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健康草莓叶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侵染结构.[结果]接种6~9 h为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接种9 h约90.00%的分生孢子已萌发;接种12~24 h为侵染结构形成高峰期,接种24 h约70.00%的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并形成侵染钉开始侵染草莓叶片表皮细胞,有少量的菌丝开始直接侵染叶片表皮细胞,同时在寄主上表皮上有少量的附着枝形成;接种48 h为菌丝形成高峰期,菌丝大量形成并沿着表皮细胞延伸成网络状,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接种7296 h为分生孢子盘形成高峰期;接种96~120 h为产孢高峰期,接种96 h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大部分病原菌完成一个侵染循环;接种144 h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结论]草莓炭疽菌通过产生附着胞侵入或直接侵入草莓叶片表皮细胞,使草莓叶片发病,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  相似文献   
43.
稻谷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经粉碎后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稻谷真实水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稻谷在粉碎过程有一定的水分丢失。本文采用130℃、19 h稻谷籽粒烘干法与稻谷粉碎后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4.
赵玲  肖昌智  卯升华 《农技服务》2009,26(10):141-141,153
根据威宁县的自然生态情况,分析了绿肥种植在该县的适应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田间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下茬作物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秸秆还田农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正常施肥、不施肥,不浇水、浇2次透水条件下全量、2倍量和无小麦秸秆还田,共8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生物学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玉米的出苗率、根系2次活力、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在水肥充足、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无小麦秸秆还田和2倍量还田的玉米幼苗,小麦秸秆还田的有无与多少都会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秸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减弱,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长势均良好。玉米成熟期考种结果表明,2倍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861.95 kg/hm2,增长率达68%;全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567.34 kg/hm2,增长率达61%;而仅浇2次透水无小麦秸秆还田的对照2较对照1增产2525.25 kg/hm2,增长率为60%。可见,通过农艺措施调节,能减轻过量秸秆的负效应,降低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正常施肥条件浇2次透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6.
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BS015最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BS015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20%,接菌量5%,pH7,温度28~30℃;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 g/L、L-谷氨酸钠12 g/L、牛肉浸膏5 g/L、磷酸氢二钾4 g/L、硫酸镁1 mg/L、氯化钠3 g/L、硫酸锰5 mg/L。  相似文献   
47.
番茄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在冬季蔬菜市场供应中有着重要作用。华池县番茄的栽培多年停留在土壤栽培阶段,因连作障碍导致的产量连年下降等问题日趋突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腺苷甲硫氨酸对成肌细胞成脂分化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模型探讨蛋氨酸代谢产物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肌肉来源的多能干细胞成脂分化及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有0、0.25、1.0和2.0 mmol•L-1 SAM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在处理后的0、24、36和48 h分别对各处理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光密度(OD)值;在处理后第2天收集细胞总RNA与总蛋白,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成脂相关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SAM处理后,细胞表现出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内脂肪沉积水平上升,并且随SAM处理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细胞的脂肪特异性基因PPARγ、C/EBP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它特异性基因aP2、FAS及SREBP-1的表达在经SAM处理后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其中2.0 mmol•L-1 SAM处理组升高最为显著,三者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了6.86(P<0.01)、3.45(P<0.05)和3.48(P<0.01)倍。【结论】SAM可以促进C2C12细胞成脂分化及细胞内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49.
 珠江流域在云南省境内部分是该省重要的工农业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的30.1%,42.7%,它们和人均GDP都是全省水平的1.5倍。已基本形成以蓄水工程为主、引提水等为辅的供水结构,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现状南盘江及主要支流部分河段水质为Ⅴ类水体,高原湖泊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以MIKE BASIN为技术平台,通过水资源节约保护、高效利用,进行供需水预测、合理配置研究。并就影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如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建立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5号是以y07m4A为不育系、y07m4B为保持系、y08-431R为恢复系,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在2014—2015年的甘肃省油用向日葵2 a 10点(次)区域试验中,陇葵杂5号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折合产量4 185.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7.5%,生长势强、整齐度好、稳产性好、丰产性突出,籽实脂肪酸含量471.9 g/kg,粗蛋白含量19.02 g/kg,品质优良。适宜在平凉、白银、张掖、武威等市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