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蓝山县林业局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把林业基地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成绩。蓝山县是我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林业是全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县林业局党委总结了过来1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因地制宜,分区突破“,大力兴办基地,即在北部丘陵区建立以桉树、马尾松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和优质果木林基地;在南部山区建立杉、松大径材基地和以杜仲、厚朴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及楠竹基地。以此为基础,该县不断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木材深加工、精细加工。如今,该县林业产业化建设与…  相似文献   
62.
以甜樱桃(PrunusaviumL.)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筛选出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5mg/L+AgNO35.0~10.0mg/L+蔗糖30g/L+琼脂7g/L,丛生芽增殖数达到6个以上;确定良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7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7g/L,生根率达75.1%,移栽成活率可达80.5%以上;利用生物学方法对甜樱桃试管苗进行了初步病毒鉴定,结果表明,0.5~0.8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A)的脱毒率达39.4%和48.1%;0.5mm以下茎尖培养对ACLSV和PDA的脱毒率达75.8%和78.6%,证明甜樱桃试管苗0.5mm以下的小茎尖培养能有效脱除ACLSV和PDA病毒。  相似文献   
63.
用40 μg/L的CT,EK,EH,PAP和MAP在体外钝化CMV1h后接种,枯斑数依次降低达15.2%,88.5%,64%,28.1%和61.6%.在接种CMV前24 h喷施80 μg/L的CT,EK和EH,预防效果依次为92.4%,90%和82%,将浓度提高到100 μg/L时3种药剂能完全抵抗TMV的摩擦接种和CMV的3头蚜虫接种。接种CMV 24 h后分别喷施80 μg/L的CT,EK和EH,病情指数依次为0.09,0.29和0.11;若间隔喷施2次则能使93.2%,89.6%和74.1%的病株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丝栗栲等9个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育苗各环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在进行常规处理及消毒后,以温水45℃(20 h)、生根粉4×10-5倍稀释液(2 h)浸种处理,稻田泥床崔芽培育小苗和A3基质配方处理为最佳,所培育的容器苗与裸根苗对比,具有高径生长快、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和提早成林等特点。  相似文献   
65.
运用国际上通用的植原体16S rRNA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对原产宁夏灵武市的灵武‘长枣品种’、‘灵武长枣1号’、‘灵武长枣2号’、‘灵武长枣3号’、‘灵武长枣4号’、‘灵武长枣5号’;原产宁夏中卫市的‘中卫大枣’和‘同心圆枣’和引进品种‘金昌1号’、‘敦煌大枣’(‘哈密大枣’)等10个品种品系样品的总DNA进行了巢式PCR扩增,结果这些材料没有携带枣疯病植原体,可以为飞速发展的宁夏枣产业繁育无毒优良品种苗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6.
桃蚜口针中病毒附着位点的免疫荧光标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蚜体内病毒附着位点为65 ̄80μm,距下颚口针尖端约40μm,能亲和CMV-T,而无能力获得CMV-NT。伴刀豆凝集素(ConA)仅能与口针表面的VAS发生亲和作用,推测VAS是一种具有病毒受体属性的糖蛋白物质。  相似文献   
67.
恭贺新禧     
吴云峰 《广东园林》2009,(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