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筛选防治冬枣绿盲蝽的药剂,采用浸叶法及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对吡虫啉、啶虫脒2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对绿盲蝽的室内活性基本相当,LC_(50)分别为8.52、9.84 mg/L,对照药剂氟氯氰菊酯活性最差。田间试验剂量下,各药剂对绿盲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0.0~93.3mg a.i./kg)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80.0mg a.i./kg)防效相近,且防治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20%吡虫啉微乳剂80.0 mg a.i./kg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2.4 mg a.i./kg防效间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表明25%啶菌E唑乳油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3.3-106.7mL/667m^23次药后防效79%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药剂,健全韭蛆防治登记药剂信息,山东省农药检定所组织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农药企业成立"特色作物联合试验协作组(山东)",进行了10种杀虫剂防治迟眼蕈蚊的室内活性、安全性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铃脲、虱螨脲和氟啶脲对幼虫毒性极高,LC50值为0. 333 7~0. 468 3 mg/L,新烟碱药剂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也有较高毒性,LC50值为3. 163 2~4. 475 5 mg/L。安全性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对韭菜较为安全,仅氟铃脲、虱螨脲和氟啶脲在使用4倍大田推荐量后对韭菜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勿过量使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的杀虫速效性和持效性优异,药后7d和21d防效分别为65. 70%~95. 13%和53. 70%~88. 44%。氟铃脲、虱螨脲、氟啶脲和灭蝇胺杀虫速效性不突出,但持续控制效果显著,药后21d防效为71. 33%~97. 89%,保株效果为68. 52%~96. 86%。印楝素和苦参碱对幼虫也有一定控制作用,防效果达到60%~80%。成虫期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能有效的控制后代幼虫为害,防效为45%~80%。因此,供试的10种药剂可作为韭蛆防治的登记药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西瓜用农药的登记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及变化趋势。针对当前西瓜用农药登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7%OV-17,长度为1m的玻璃柱,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在195℃的柱温下用FID检测器对农思它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41%,平均回收率为99.9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16.
氟氯氰菊酯的顺反异构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硅胶柱,正己烷+四氢呋喃(1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对氟氯氰菊酯的二对顺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17.
应用附有数据处理装置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时,速度非常快,几乎不需人工操作。可是,却总有人埋怨:“达不到所希望的定量精度”。在用峰高乘半峰宽法或三角形法等求峰面积时,由于是用手工测量计算,精密度较差。而现在直接用检测信号进行积分求峰面积,如果平行值还不理想的话,就要考虑一下其他原因了。那么,其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咪鲜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咪鲜胺在冬枣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咪鲜胺在冬枣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进行了1年4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咪鲜胺667倍液(675mg/kg,1. 5倍推荐最高制剂量)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咪鲜胺1 000倍液(450mg/kg),高剂量按制剂量667倍液(675mg/kg,1. 5倍推荐最高制剂量)施药,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施药后7、14、21、28d采集冬枣样品。利用GC-ECD定量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咪鲜胺在冬枣中的半衰期为5. 7d,咪鲜胺在距离最后施药28d采样时冬枣中残留量为0. 16~4. 57mg/kg。  相似文献   
19.
贮藏期蒜薹表面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蒜薹作为一种传统常年供应的蔬菜深受喜爱,由于贮存时间长,贮存过程中会有多种真菌产生,导致蒜薹失去经济价值。本文通过提取贮藏期蒜薹表面真菌的基因组DNA,经Illumina平台对7个样本的ITS扩增子进行测序,共获得2 418 016条raw reads,51个OTUs。通过OTU物种注释和物种丰度聚类,优势真菌属组成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81.08%,未知子囊菌15.13%,耐冷酵母Mrakia 1.74%,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1.02%。青霉菌是贮藏蒜薹后期表面的主要真菌。  相似文献   
20.
噻菌灵、百菌清烟剂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选用5%XE-60为固定液的填充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用气相色谱法对5%噻菌灵,百菌清烟剂中的百菌清作定量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 水 氢氧化铵(70 30 0.6)为流动相,C18反相柱定量测定噻菌灵,能有效地将杂质分离,是生产单位质量分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