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郑麦9023和豫麦66分别与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7代筛选、鉴定,获得了20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系。在陕西杨凌设置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病圃,在甘肃天水设置自然发病圃对筛选的小麦高代系进行异地抗病性鉴定,同时对其进行分小种CYR32、CYR33、CYR31和CH42苗期鉴定;分别选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对高代系进行萌发干旱胁迫试验,从而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农艺性状并进行评价。抗病、抗旱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参试的20个高代系中,符合抗病耐旱且农艺性状较好,可用于作为抗源亲本的高代系有8个分别是郑野-2、郑野-3、郑野-6、豫野-1、豫野-2、豫野-4、豫野-5、豫野-6。研究结果表明,在抗病、耐旱综合性状优良育种目标指导下,将郑麦9023和豫麦66作为基因累加的库容,利用系谱选择法,结合育种分子标记检测辅助选择,可不断对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66进行改良与创新;并且可依次对其抗病性、抗旱性、成熟期等农艺性状基因及来源不同的优良基因进行累加转育。  相似文献   
32.
为给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筛选有效抗源,对203份来自ICARDA的小麦种质,利用杨凌人工病圃和天水、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 Yr5、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等抗条锈病基因已开发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03份材料中107份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31份苗期表现为专化抗性。从这些具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中,检测到抗条锈病基因 Yr9(51份)、 Yr10(2份)、 Yr17(30份)和 Yr18(56份),未检测到 Yr5、 Yr15、 Yr26;有12份抗条锈表现良好的材料未检测到任何基因,推测其可能携带未开发分子标记的已知基因或新基因。因此,这107份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可用于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其中12份可能含有未知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33.
孟杰  李喜安  吴建辉  张爽  王力  张晨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3):118-122,129
[目的]探讨碳酸钙赋存形式及其在黄土微结构中的作用,为弱酸侵蚀作用下碳酸钙对黄土液塑限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采用蒸馏水洗去黄土中易溶盐,再经1mol/L的醋酸溶液处理得到不同碳酸钙含量的黄土试样,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黄土液塑限指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EDX)获取元素Mapping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醋酸作用下,液塑限随碳酸钙含量的减少而显著降低;(2)碳酸钙块、超细碳酸钙以骨架颗粒、集粒形式与Si,Al,Si-Fe接触,其主要作用为颗粒之间连接胶结作用以及充当黄土的孔隙骨架。[结论]醋酸处理前期以黏粒中碳酸钙溶解为主,进而黏粒的流失导致黄土砂化而最终影响了其液塑限指标。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花蓟马的行为趋性,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花蓟马雌成虫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及其不同浓度(V/V)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花蓟马对10-6烟酸乙酯、水杨醛、芳樟醇和10-4苯甲醛、月桂烯以及10-2月桂烯都具有极显著的趋向反应;对10-6橙花醇和10-4邻茴香醛也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相反,10-6 β-香茅醇则对花蓟马雌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反应。不同浓度同一化合物对花蓟马雌成虫的吸引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化合物有效监测和防治花蓟马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豆大蓟马室内对不同颜色及光波的趋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正八角体和正六角体装置分别研究了豆大蓟马成虫对8种颜色色卡及其虚拟波长(白polychromatic light、紫380nm、蓝440nm、浅蓝461nm、绿510nm、黄绿540nm、黄580nm、红647nm)和5种波长发光二极管(LED)(紫405nm、蓝461nm、绿519nm、黄570nm和红650nm)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波长为440nm和461nm及其对应的蓝色和浅蓝色色卡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虚拟波长对应的颜色色卡,其次是波长为540nm的黄绿色和复色光对应的白色。在光趋性试验中,波长为461nm的蓝光LED灯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波长的LED灯。综合分析不同颜色色卡和LED光波对豆大蓟马的引诱作用,两者均表明豆大蓟马对波长为440~461nm的蓝色(光)最敏感,由此可见,蓝色粘虫板或蓝光诱虫灯可作为监测和防治豆大蓟马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研究S-诱抗素对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atangju’的花芽分化、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桔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提供新的依据,也为该药剂推广至其他柑橘类果树提供技术参考。在2012-2015年间共进行两次田间试验,每次试验周期为两年。在沙糖桔树秋梢老熟、果实采收结束、春梢萌动三个时期用不同浓度1%S-诱抗素可溶粉剂进行整株喷施处理,处理浓度为1.67 mg/kg、2.50 mg/kg、3.30 mg/kg、5.00 mg/kg,1.4%复硝酚钠水剂(2.50 mg/kg)与清水作对照。观测试验对象花芽和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经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的沙糖桔,花芽分化、产量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单株产量和增产幅度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S-诱抗素还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品质,不产生药害。当处理浓度为3.30 mg/kg时,花芽数、开花数、坐果率达到同期最大值。为使S-诱抗素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考虑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建议田间施用量以2.5-3.3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7.
38.
根据2012—2014年长江口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口鱼类群落物种空间共现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鱼类群落模式主要为物种的随机共现,群落构建中以中性元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化驱动的随机因素对种间共现的影响大于种间相互作用;种间共现模式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这种季节差异主要与海洋洄游型鱼类和河口定居型鱼类的季节更替有关;高物种权度和中间中心性种类的季节性更替影响种间共现模式的随机性;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群落内信息交换的控制能力较强,在长江口鱼类群落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9.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 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 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程序;3) 出台地方性法规是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最后对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提出的相应对策与建立。首先,应确立保护区立法的四个目标;其次,应坚持两个立法原则,一是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保护原则;第二,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地方性原则、创制性原则;最后,应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包括开放性管理制度、生物资源特性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专项救护与驯养繁殖制度。  相似文献   
40.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幼鲟入海前调节和索饵的重要场所,分析和评价保护区生态环境对中华鲟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05年8月和2006年5月和8月保护区调查数据,应用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污染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总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该水域受无机磷污染严重,无机氮污染有加剧的趋势,2006年5月保护区富营养化程度最高,而北港水域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同期其它水域;保护区内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不均,群落结构简单,呈现出2005年8月生物量远高于2006年的5月和8月,而其生物多样性低的反常现象;通过近年来大型中华鲟误捕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和河口工程活动对中华鲟生存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