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2 年广西蔬菜播种面积达107.54 万
hm2(1 613.1 万亩),产量2 317.42 万t,总
产值463.21 亿元,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
居全国第9 位和第11 位。与广西蔬菜产业相
比,蔬菜集约化育苗尚不能匹配。如何加快集
约化育苗,提高产业化水平,从而带动蔬菜产
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瓜类集约化育苗具有提质增效的作用,可提高育苗厂和种植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南方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可规范瓜类蔬菜育苗场、育苗基质选择、育苗措施和病虫害防治,对瓜类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嫁接番茄苗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砧木1号和桂砧1号为砧木,分别与珍红和大明星番茄嫁接,对形成的4种嫁接苗和相应的自根苗的养分吸收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砧1号与接穗的亲和力高于砧木1号,番茄嫁接苗的产量极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吸氮量极显著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15.
冬瓜疫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瓜疫病是冬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疫霉菌引起,在雨水充足和温度适合条件下,该病菌的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且用药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探讨防治冬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该文从抗病品种、农业措施、嫁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当前冬瓜疫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9种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进行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和50%施得益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强,对黑皮冬瓜疫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为72%克露可溶性粉剂53.07%、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51.43%,这几种杀菌剂可直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茄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茄子嫩叶总DNA,结合单因素设计和正交设计L9(34)的优点,探讨Mg2+、dNTP、引物及TaqDNA聚合酶等因素对茄子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利用16份广西茄子主要栽培品种对最优处理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2.5μL10×buffer、2.0~3.0mmol·L-1Mg2+、0.32~0.36mmol·L-1dNTP、0.4μmol·L-1引物、50ng模板DNA、0.6UTaqDNA聚合酶等成分,可以获得比较稳定、清晰和丰富的条带。  相似文献   
18.
桂豇2号是以广西南宁市农家品种甜肉豆角的优选单株M133-6为母本,以广东阳江农家品种黑籽豆角的优选单株F12-5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为第4~6节,每花序可结荚2~3条,商品荚浅绿色,平均荚长55 cm,单荚质量约30 g,豆荚肉厚,味甜。春季播种至始收约55 d(天),夏秋季播种至始收约50 d(天),全生育期90~110 d(天),产量1 900~2 000 kg·(667 m~2)~(-1)。田间对锈病、白粉病、煤霉病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地豇豆主栽品种华珍豆角。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桂蔬1号黑皮冬瓜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蔬1号黑皮冬瓜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母本GD94—6—5是从广东农家品种黑皮冬瓜中经8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果皮墨绿、肉质坚硬的稳定株系;父本BH93—13—3是以广西农家品种北海粉皮冬瓜与从广东农家品种黑皮冬瓜杂交后代分离出来的果实特长的自交系,经3代回交和5代自交筛选出的稳定株系。  相似文献   
20.
<正>0 引言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又称为凉瓜,是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植物,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也是广西“南菜北运”的重要瓜类蔬菜[1]。苦瓜棒孢叶斑病是苦瓜大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于苦瓜生长的中后期,以叶片为害为主。据调查,广西大棚中苦瓜棒孢叶斑病发病率约为40%,严重影响苦瓜的生长发育。该病害在韩国和我国的山东均有报道[2-3]。棒孢病菌产生的cassiicolin毒素蛋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