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1篇
  25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天气多变、作业成本增加、跨区作业半径缩小、操作人员紧缺等不利因素,推动农机服务业复产复工,增加农机手收入,促进夏收夏种顺利进行和稳定粮食生产,5月8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在连云港市举行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虽然阴雨蒙蒙,但现场出席活动的苏北五市负责人、出征机手代表等100余人热情高  相似文献   
52.
以油梨品系"RN-5"为试验材料,克隆出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同源基因,命名为PaCAB1,其开放阅读框为777bp,编码25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PaCAB1独自聚类成为一组,与其他21种物种CAB同源性相对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油梨果肉发育过程中,PaCAB1的表达量逐渐地缓慢降低,到S-III时期降到最低点,其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3.
eIF-5A是真核细胞蛋白翻译起始因子,在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关于eIF-5A的研究在人和酵母细胞中的报道较多。有报道称elF-5A与细胞中的许多生命活动有关,如细胞增殖、蛋白质翻译、mRNA降解、细胞周期的转化及细胞衰老与凋亡。 eIF-5A在植物中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从多种植物中克隆获得该基因,但是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在逆境环境下,该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就更少。本文对eIF-5A与植物生长和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及eIF-5A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eIF-5A基因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复硝酚钠(CSN)与胺鲜酯(DA-6)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复硝酚硝与胺鲜酯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采集棉花2叶期、4叶期、6叶期各20株,测定棉株鲜重,干重,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棉花3个时期的干物质比、氮吸收率、磷吸收率、钾吸收率,与CK相比较,分析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肥料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复硝酚钠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0.76%、0.87%和10.4%。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8.5%、2.34%和24.8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1.14%、5.33%和35.56%;胺鲜酯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8.31%、0.85%和9.25%。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1.51%、1.48%和15.6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27.11%、4.49%和30.31%。【结论】复硝酚钠与胺鲜酯与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明确近年来引起甘肃大棚甜瓜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生长速率法,对甜瓜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将引起甜瓜叶斑病病原菌病原菌鉴定为多隔链格孢(Alternaira peponicola( Rabenhorst ) simmous)和瓜链格孢(Alternaria cucumerina(Ell.et Ev.)Elliott.);这两种链格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适宜培养基分别为完全光照、甜瓜煎汁培养基和完全黑暗、PDA;室内药剂筛选发现不同药剂对不同病原菌抑菌率不同,其中10%苯醚甲环唑、40%氟硅唑、50%福美双、70%代森锰锌对多隔链格孢菌抑菌率均在84%以上,分别为96.66%、94.46%、90.82%、84.37%,其EC50分别为17.89μg/mL、3.41μg/mL、44.27μg/mL、42.34μg/mL;50%醚菌酯、43%戊唑醇、40%腈菌唑对瓜链格孢抑菌作用较好,抑菌率均在85%以上,分别为98.20%、90.82%、85.43%,其EC50分别为3.45μg/mL、21.35μg/mL、5.21μg/mL。【结论】研究结果为甜瓜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7.
吴琼 《当代农机》2020,(4):14-15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近5000亩(1亩约等于0.067 hm^2)小麦田上,4台高地隙植保机和5架无人植保飞机正在忙碌作业。“防疫期间,我们合作社机手为全镇18个村及周边乡镇义务喷洒消毒药水,面积超过1万亩,现在到了春耕生产时期,我们更是不能落后,要做好本职工作。”合作社理事长丁远洋说,合作社利用自身充足的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为全区数十位种植大户的近5000亩小麦进行了除草、综合防治等农田服务,保证春耕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8.
正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7月1日起施行,这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的首次修订。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市场地位弱、服务范围窄、规范机制不完善、联合发展缺乏法律认可等"成长的烦恼"。为让农民"抱团"致富更有底气,新法将更好地保障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9.
试验以乌苏里貉为对照,分别从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四个方面对白貉进行了测定,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白貉和乌苏里貉窝产仔数和分窝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中,不同毛色个体30-210日龄体重和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毛皮品质中,白貉背部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乌苏里貉的公貉(P0.05),白貉母貉被毛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貉(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了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这两种毛色的貉中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近年来江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子流行病学和其遗传变异情况,本次调查于2016-2017年从江西省各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453份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料,采用RT-PCR方法对所有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321份病料为PRRSV阳性,阳性率为70.86%,各地区的阳性率在19.15%~84.85%之间。挑选14份阳性样品测序后,经ORF5基因序列分析,江西地区各PRRSV毒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100%,PRRSV流行毒株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59.9%~98.5%之间。基于ORF5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14个测序毒株均为美洲型毒株,其中有4株为基因亚型Ⅰ,即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3株为基因亚型Ⅱ,即经典毒株;3株为基因亚型Ⅲ,即NADC30-like毒株;4株为新出现的基因亚型Ⅳ。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基因亚型Ⅰ、Ⅱ、Ⅲ和Ⅳ毒株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氨基酸在3个表位及2个重要的抗原相关区域存在较大变异,其中以NADC30毒株为代表的基因亚型Ⅲ毒株和以GD1404毒株为代表的基因亚型Ⅳ毒株均表现出独有的氨基酸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影响GP5蛋白的免疫原性。本次调查结果表明,2016-2017年江西地区PRRSV流行出现了新形势,美洲型毒株出现了多基因亚型共同存在的局面,以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为主,NADC30-like毒株和新基因亚型等新毒株的比例较高,同时还存在经典毒株;持续实时监测PRRSV的毒株流行和变异情况,可为临床诊断、药物和疫苗开发及PRRS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