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综述了一年生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优质资源评价与鉴定、种质创新与育种、性状遗传特性、有利基因的克隆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野生大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薯田斜纹夜蛾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和五星垦殖场分别测定了15%茚虫威SC等5种药剂对甘薯田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茚虫威SC 3500倍液、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10%虫螨腈1000倍液和24%甲氧虫酰肼SC 2500倍液等4种处理对斜纹夜蛾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均在88.67%以上,药后14 d的防效也在86.36%以上,表现出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在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52.25%农地乐EC 1500倍液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后3、7和14 d的防效均在78.64%以下。  相似文献   
13.
^60Coγ辐射和航天搭载对甘薯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0Coγ辐射、航天搭载及其复合处理对两种类型甘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诱变处理甘薯种子的最终萌芽率差异不显著;在对甘薯真叶形成、实生苗生物量、根长及主茎长的影响方面,辐射处理表现出极显著的生理损伤效应,航天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效应,两者的复合处理总体上表现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地下害虫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筛选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使用4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在江西南昌、余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均有效,其中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5.0 kg/hm2)、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相似文献   
15.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优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徐薯22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硫酸钾>尿素>密度>过磷酸钙>栽插期。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产量达4000~4500kg/667m2的农艺措施优化区间:尿素3.505~8.605kg/667m2;过磷酸钙为31.860~39.750 kg/667m2,硫酸钾为23.400~35.900 kg/667m2,密度为3644~4296株/667m2,栽插期为5月13~17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春大豆翻秋的行、株距为20cm×6.7cm,秋大豆20cm×7.4cm)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春大豆的产量,较常规种植(CK)增产22.2%~80.26%;也可以显著地提高秋大豆的产量,较CK增产9.20%~20.5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和行距的缩小,大豆株高增加,结荚部位提高,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数、粒数及粒重降低,但单位面积荚、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N、P、K及密度配合,以及化控措施对赣豆4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A2B3C1D2)、8(A3B2C1D3)、4(A2B1C2D3)产量最高,分别为2835.84kg/hm^2、2818.08kg/hm^2和2816.28kg/hm^2。密度和K肥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N肥影响达显著水平,而P对产量的作用不大。K能促进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提高单株生产力。随着密度增大、N肥用量的增加,株高增加,分枝减少,单株荚数、粒数、单株生产力降低,百粒重减轻。P对促进分枝、提高单株荚数有一定的作用。多效唑、叶面喷肥、钼酸铵拌种、根瘤菌拌种分别比常规种植增产14.39%-5.16%。高产试验平均产量达2673.6-2814.3kg/hm^2,最高产量达3429kg/hm^2,高产示范平均产量2496.5kg/hm^2。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江西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江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产业链条短及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农民专业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壮大甘薯龙头企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发展江西甘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赣薯3号是以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苏薯17为母本,采用集团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等特点。介绍了赣薯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江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西省64个县(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48个县(区)有野生大豆存在,共搜集到202份种质资源,其中1份半野生。江西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