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蚕沙70%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对不同溶剂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分别对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氯仿相〉正丁醇相,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香豆素/内酯和黄酮类/酚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八角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法(NMR),对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Nortrachelo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1)、Dihydrobuddlenol B(2)、Naringenin-4′-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L吡喃鼠李糖(4)、Benzeneethanol-4-O-β-D-glucopyranoside(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和莽草酸(7)。【结论】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新狼毒素B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新狼毒素B(化合物1)及其羟基取代产物(化合物2)、羰基还原产物(化合物3)和狼毒色原酮(化合物4)、青霉素钠(化合物5)、头孢哌酮钠(化合物6)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5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即二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活性,其中化合物1较化合物2的活性更强。化合物1~化合物5对4种球菌的抑菌活性大小次序为5>1>3>4>2。化合物1~化合物4、化合物6对大肠杆菌的活性大小为6>3>1>2>4。从而初步得出新狼毒素B分子中羟基为主要活性基团,另外,其经过羰基还原后虽然对4种球菌的抑菌活性有轻微的降低,但是对大肠杆菌的活性增强了,也就是说其抑菌活性的选择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年盛花期(5月10日)、新梢旺长期(6月11日)、花芽分化期(7月10日)、果实膨大前期(8月7日)、果实膨大后期(9月7日)、果实成熟期(10月11日)7个时期采样并测定。[结果]在同一生理期内,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以CK值最低,各处理大于CK,且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从盛花期(5月)至果实采收后(11月),各处理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也一致,即由盛花期至果实膨大前期SPAD值含量逐渐升高,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范围,果实成熟期后逐渐降低;各处理提高和维持SPAD值含量效果最佳为处理2、5(分别喷CaNO3、新禾丰果蔬钙肥)。喷施钙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套袋数目、单株产量等各项指标,但不同类型叶面喷施钙肥对提高富士苹果不同品质指标的效果也不同,其中处理4[喷施众德(康朴盖美膨)]对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果最佳,处理3、8对提高其产量效果最好。各处理果实中元素含量顺序均表现为:K含量最高,其次是N、P,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Mg、Ca、Fe、B、Zn、Cu。以Ca元素为中心,与果实品质、贮藏性密切相关的K、Mg与Ca呈正相关,其他各元素(除Cu外)与Ca也均呈正相关,其中Ca与K相关系数为0.74**,达极显著相关。各元素(除K、Cu)与果实硬度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各元素(除Cu、Zn、B)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但仅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与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4**;各元素(除Cu)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Ca、Mg与单株产量间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0**。[结论]喷施钙肥能够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品质和同时对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寻找抑制植物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的植物源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是研发生物安全农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水煮提取法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寄主植物满身红萝卜中提取分离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解析出活性物质的单体结构。然后用荧光素酶基因luxAB构建融合报告系统以及定量PCR检测活性物质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的抑制效果,最后采用剪叶接种和压渗接种的方法研究活性小分子物质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的生防作用。研究表明,植物鞘氨醇和二氢鞘氨醇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转录表达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I、II、IV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物鞘氨醇在XCM1上影响菌的生长,而二氢鞘氨醇不影响菌的生长。同时,还发现这两种物质能显著降低Xcc在寄主植株满身红萝卜上的病害症状以及能够使Xcc在非寄主植物辣椒上引起过敏反应的能力丧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后续开发植物源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际上,文学作品创作与文化内涵之间有着直接关联。而探究茶文化对整个英美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将为当前我们认知英美文学作品体系,并且探究茶文化的传播机制提关键指引。本文拟从英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内涵特点分析入手,结合英美文学的创作特点及内涵分析,从而具体探究茶文化对英美文学创作与表达所具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喀什地区主要危害鼠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常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株青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瑞香狼毒根际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中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出一株高抑菌活性的真菌,经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分析及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比较分析表明,该菌为疣孢青霉菌YL-52(Penicillium verrucu-losum YL-52),其Genbank注册序列号为EU914140.抑菌活性试验显示,其发酵液粗提物具抑菌广谱性,对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干腐、苹果腐烂、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乙酸乙酯相TLC法系统预试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萜类、甾体及其苷类、酚性成分、内酯及香豆素和有机酸类.  相似文献   
19.
李振  周乐  宋晓平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0):173-175
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与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标题化合物,并进行重结晶溶剂筛选及纯化精制,采用TLC、UV、IR、1H NMR、13C 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与氢氧化钠较易形成钠盐,在水-丙酮中易形成结晶,用体积分数为92%丙酮溶液重结晶可得到淡黄色针状晶体,产率75%。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声辅助提取蚕沙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蚕沙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L_9(3~3)正交设计对蚕沙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比色法检测蚕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总黄酮超声提取的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为60%乙醇,液料比1:8,提取时间25 min,提取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