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网室采用盆栽芥兰评价13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实验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哒螨灵、螺虫乙酯对烟粉虱实验种群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进一步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评价试验;啶虫脒、阿维菌素、氟虫腈、丁烯氟虫腈、乙虫腈、溴虫腈、丁醚脲、氯虫苯甲酰胺、联苯菊酯、丁硫克百威、毒死蜱、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对烟粉虱实验种群控制效果较差或者一般.  相似文献   
52.
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苎麻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4 d对苎麻田杂草的综合株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24%乙氧氟草醚乳油、90%乙草胺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防效分别为89.3%、88.5%、83.2%、82.9%;在施药后28 d,对杂草的株防效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而对苎麻田杂草的鲜重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90%乙草胺乳油、24%乙氧氟草醚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其中90%乙草胺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7.1%和86.8%,显著高于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  相似文献   
53.
朱航  王雅菲  周小毛   《植物保护》2015,41(6):117-12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了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4龄幼虫不同组织ABCG2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检测了茚虫威的LC50剂量对小菜蛾3龄幼虫ABCG2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小菜蛾ABCG2mRNA相对表达量在雄性成虫中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发育阶段,分别是3龄的5.63倍、4龄的3.67倍、蛹期的7.36倍、雌虫的3.51倍。4龄幼虫的ABCG2mRNA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马氏管、精巢、残余体的3.12倍、8.96倍、7.33倍,在头和表皮的表达量最低;使用茚虫威的LC50浓度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ABCG2mRNA的表达量逐步上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茚虫威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与ABCG2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比较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寄主植物对B/Q隐种烟粉虱若虫存活率、生长发育和雌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B隐种还是Q隐种,一品红上的若虫存活率在27 ℃显著低于20 ℃。在同一寄主植物上,B隐种若虫和Q隐种若虫在27 ℃条件下发育速率显著快于20 ℃。无论是B隐种或Q隐种,饲养在同一寄主上,雌虫寿命和产卵量都与温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寄主上,Q隐种除若虫发育历期慢于B隐种外,Q隐种若虫存活率、雌虫产卵量和寿命都显著高于B隐种。可见,Q隐种在两种测定温度和两种测定寄主上较之B隐种具有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B/Q隐种之间竞争取代可能受寄主、温度或其他外源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于2011年采集北京、山东和湖南三地的烟粉虱,进行B、Q隐种鉴定,并测定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YP4v2和CYP6CX1两个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北京、湖南和长沙烟粉虱均为Q隐种。抗药性监测表明,北京和湖南种群对阿维菌素敏感,山东种群抗性水平较低,而对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湖南地区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药性达到49.08倍的高抗水平,北京和山东地区也达到中抗水平。另外,这3个地区的种群对毒死蜱和联苯菊酯抗性水平都较低。通过qRT-PCR分析三地的CYP4v2和CYP6CX1基因表达量,发现相对于敏感种群CYP4v2基因在北京、山东和湖南3个地理种群中分别过量表达3.85倍、19.57倍和10.78倍,而CYP6CX1基因在北京种群中过量表达20.55倍。结果提示田间烟粉虱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v2和CYP6CX1过量表达可能会是烟粉虱抗药性的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稻田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稻田害鼠种类、数量、生物量及害鼠在稻田的空间配置、对水稻的趋向为害和水稻鼠害株的消长。研究结果明确了危害水稻的重要害鼠是黄毛鼠和板齿鼠,它们具有聚集危害的特点;造成水稻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是幼穗形成至齐穗期;黄毛鼠聚集早熟稻田危害时,多在稻田田面活动与危害,少在田埂上活动;板齿鼠聚集在适宜其栖息的稻田危害。根据害鼠聚集稻田危害的时问和特点、害鼠空间配置,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7.
采用土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法测定了芸苔素内酯(BR)对玉米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R的浸种浓度在0.01~0.04mg·L-1范围内,能不同程度地缓解16.0μg·kg-1胺苯磺隆对玉米的药害,BR浓度为0.02mg·L-1时,解毒效果最好.用0.02mg·L-1的BR浸种,能不同程度地缓解2.0~32.0μg·kg-1的胺苯磺隆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但当胺苯磺隆浓度增加到64.0μg·kg-1时,BR浸种无解毒作用;按15g ai/hm2的剂量施用胺苯磺隆对玉米的减产率达11.8%,用BR 0.02、0.04 mg·L-1浸种处理则减产率分别为0.2%和0.1%;BR提高胺苯磺隆处理的玉米幼苗中ALS活性可能是其保护玉米免受胺苯磺隆伤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8.
围篱笆保护自留地里的茶树,糊涂老汉误将珍稀野生植物当作杂材砍伐,7株篦子三尖杉让其付出惨重代价。6月16日,犯罪嫌疑人刘光辉因涉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城步苗族自治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5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10%悬浮剂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最佳使用剂量为2.0-4.0ga.i./667m2,药效可持续7d以上。  相似文献   
60.
红火蚁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火蚁起源于南美洲,是一种新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红火蚁对人类、动物、农业、经济、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外研究者在红火蚁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寄生红火蚁的蚤蝇人工饲养、繁殖和田间释放,微孢子虫的繁殖和利用,病原真菌的筛选和利用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回顾了对红火蚁有防治潜力的生物种类、试验进展和可能的利用途径,并对我国今后红火蚁的生物防治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红火蚁生物防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