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41.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五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20种精油、中草药、派烯等单剂和3种优选单剂的复配配方的Y形嗅觉仪试验,结果表明20种单剂间有差异,筛选出3种最优单剂为18,15,3,驱避率分别为66.67%,60,58.89%,三种优选单剂间的三种复配配方间没有显著差异,其驱避率分别为57.58%、66.67%、66.67%,并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驱蚊剂型——贴剂,在应用中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用药方案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噻嗪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用药方案 A)处理田稻飞虱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显著低于施用吡虫啉和毒死蜱(用药方案B)处理田,用药方案A处理田卷叶率显著低于用药方案B.用药方案A田间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H′)高于用药方案B,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于用药方案B,水稻产量比用药方案B增产24%.说明用药方案A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4.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并分析2种用药方案对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噻嗪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用药方案Ⅰ)后施用,田间害虫天敌的科数和虫数均多于吡虫啉与毒死蜱混配(用药方案Ⅱ)后施用的田块;用药方案Ⅰ处理的田间天敌群落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显著高于用药方案Ⅱ处理的田块;用药方案Ⅰ处理田间捕食类天敌狼蛛科和肖蛸科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用药方案Ⅱ处理和对照;用药方案Ⅰ处理田间茧蜂科和皿蛛科的优势度显著低于用药方案Ⅱ处理,说明以噻嗪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后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比用吡虫啉与毒死蜱混配防治对天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5.
为筛选对江西省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高效安全的化学除草剂,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法和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土壤封闭处理以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防除效果较好,其处理4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9.2%和59.0%,效果明显优于二甲戊灵和丁草胺等;苗后茎叶处理以烯禾啶和精喹禾灵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处理1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5.9%和50.0%,处理45 d后的草情指数分别为25.0和16.7。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湿度较大时对油菜出苗有一定影响,而乙氧氟草醚对油菜药害较大,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46.
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酰菌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均表现出高度敏感,EC50在0.005~0.174μg/mL,对代森锰锌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腐霉利、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6.44%、82.48%、81.35%和77.40%。  相似文献   
47.
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为深入挖掘对江西甘薯根腐病和主要食叶性害虫具有较高抗性的优良作物品种,试验采用发病率及虫情指数田间调查法,系统分析了34个甘薯品种(系)对江西甘薯根腐病和主要食叶性害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赣GE12-27、赣GE12-09、浙薯33等19个品种对甘薯根腐病的自然抗病效果较好,田间发病率均为0%。宁紫1号、徐紫薯8号、赣GE12-27等6个品种对甘薯麦蛾和甘薯卷叶蛾的抗虫效果较好,田间虫情指数均为0%。湘174、W4000和N3020 3个品种对斜纹夜蛾和甘薯烦夜蛾的抗虫效果相对较好,其虫情指数均≤33.33%。本研究为指导利用薯类作物品种抗性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供了较好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8.
论生物防治与持续植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世界农业已经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主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提高植物保护的策略及技术也在进行更新。人类发展到21世纪,持续植保已经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生物防治也将在持续植保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植物性杀虫剂辣根素对天牛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辣根素对天牛的熏蒸致死作用,在田间研究了辣根素不同剂量对天牛幼虫的熏蒸作用、对天牛熏蒸的致死时间、天牛蛀道以及封口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利用辣根素熏蒸防治天牛,将蛀道口处清理干净,以0.5~1.0 mL/孔的使用剂量进行处理,蛀道口及排粪孔用高岭土饱和盐水泥进行封闭,外用地膜包扎,在处理1天后对天牛可以达到96.7%以上的防治效果。辣根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天牛的植物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50.
外界环境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室内、室外条件下从光照、虫口密度及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在短光照、密度为20头/株以下时,雌虫褐飞虱短翅率在87.22%以上,利于短翅型雌虫褐飞虱形成;在长光照、密度在10头/株以上时,雌虫褐飞虱短翅率在46.67%以下,利于长翅型雌虫褐飞虱形成.室外条件下,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不一样,感虫水稻品种上短翅型雌虫褐飞虱比例较高.同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雄虫褐飞虱的短翅率都不是很高,即外界环境条件对雄虫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