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弯孢类炭疽菌rDNA ITS区的RFLP分析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核糖体DNA ITS区的RFLP分析对3 8个不同寄主来源的弯孢类炭疽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弯孢类炭疽菌的ITS扩增区(ITS4~ITS5)约为650 bp,无长度变异。5种内切酶(Alu I、Bsu RI、Hin 6 I、Hpa Ⅱ和Taq I)的酶切图谱在种内是相似或一致的,而种间差异较大。ITS-RFLP共迁带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 8个弯孢类炭疽菌菌株被聚为6个类群,群与群之间分界明显,表明种的分界相当明显。ITS-RFLP分析的结果还揭示了一些近似种的分类关系,如,按传统方法分别鉴定为Colletotrichum truncatumC.circinans和C.capsici的许多菌株有相似或完全一致的内切酶酶切图谱,这些分子特征支持它们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32.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真菌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作者主要从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几方面进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3.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广东虫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广东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对广东虫草子实体、子实体采收后的大米培养基、液体发酵菌丝体以及发酵液4种样品的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广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乙醇体积分数100%.子实体、大米培养基、广东虫草菌丝体及发酵液的精多糖含量有所差异,分别为:6.92%、5.40%、6.15%和3.42%.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了解芦荟内生真菌的资源情况和种群多样性。[方法]对来自广东省新会、珠海、潮州、东莞、深圳以及广州市的番禺和黄埔的库拉索芦荟中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诱导产孢试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分别从210块芦荟叶组织和210块根组织中分离到27株和16株内生真菌,带菌率分别为12.86%和7.62%。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真菌属于5个属。Aspergillus、Penicillium和Trichoderma的出现频率均大于0.95%,为芦荟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而Colletotrichum为新发现属。珠海和潮州的芦荟内生真菌最多,出现频率均为7.14%。从库拉索芦荟叶和根中均分离到Aspergillus和Penicillium,而Colletotrichum和Trichoderma只在芦荟叶中分离到,Chaetomium则只从根上分离到。[结论]不同地点和不同部位的库拉索芦荟组织内生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毒素2-乙酰基-3,4-二羟基-5-甲氧苯基-乙酸(Vulculic acid)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ulculic acid能够引起空心莲子草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发生变化,在处理初期,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低于对照,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8.
以小鼠的肺指数为指标,研究广东虫草子实体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性作用.结果表明:与病毒组相比, 不同剂量广东虫草处理感染病毒小鼠的肺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其剂量为0.27 g/kg·bw时,肺指数抑制率可达22.1%,与病毒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9.
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受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后体内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的GA3、IAA和ABA的含量均高于未接种的对照,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侵染引起了香蕉体内GA3、IAA和ABA的积累,此3种植物内源激素与香蕉受枯萎病菌感染的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40.
比色法测定广东虫草虫草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文娟  李泰辉  姜子德 《食用菌》2010,32(5):73-74,78
利用比色法快速测定广东虫草人工培养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培养后大米培养基中虫草酸的含量,并采用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预处理方法进行虫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虫草酸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412 nm处,质量浓度在10 mg/L-50 mg/L内线性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46X-0.0987,R2=0.9989;样品显色后在120 min内基本无变化,稳定性较好;样品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8.83%和3.6%;广东虫草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培养后大米培养基中虫草酸含量不同,其中子实体的虫草酸含量最高,大米培养基中含量最低;不同预处理方法也对虫草酸含量的测定有不同影响,醇提取法的测出量高于水提取法。广东虫草子实体、发酵菌丝体、大米培养基水提液中的虫草酸含量分别为11.87%,9.49%,3.88%,醇提液中的虫草酸含量分别为17.09%,11.28%,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