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克隆得到鲤Cyprinus carpio含钾离子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 (KCTD15)两个基因KCTD15a和KCTD15b,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均为774 bp,编码含257个氨基酸的多肽,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均为29 000,PI分别为7.0和6.5.经氨基酸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鲤KCTD15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人Homo sapien、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牛Bos taurus、小鼠Mus musculus、家鼠Rattus norvegicus、爪蟾Xenopus laevis等的KCTD15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均含有一个BTB(Broad-Complex,Tramtrack and Bric a brac)模块,鱼类比哺乳动物少26个氨基酸.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了KCTD15基因在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KCTD15a基因只在头肾中表达且较低,在其他组织中均不表达;KCTD15b基因在卵巢中表达最高,在鳃和皮肤中次之,在脑、肝胰脏、头肾、肠等组织中表达较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CTD15在鲤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表明:KCTD15a和KCTD15b基因都在受精后0h表达量最高(P<0.05),在受精后6h和12 h均迅速下降(P<0.05);KCTD15a基因在受精后36 h有所上升,但未达到6h的水平,在受精后72 h及破膜后3d、10 d时表达量逐渐降低;而KCTD15b基因在受精后36 h降至最低,在受精后72 h及破膜后3d时逐渐升高,但幅度不大,破膜后10 d时再次下降;KCTD15b基因的表达量总体高于KCTD15a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12.
孙婷  马宏卫  王孟兰  张媛 《土壤》2019,51(6):1065-1069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前期研究,设计了华东地区小麦缓控释配方肥,研究了该配方肥对小麦产量、土壤养分平衡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配方肥能在较常规施肥减氮12.5%、减磷10%、减钾6.7%以及一次性施用的情况下,确保小麦的稳产,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6.2%,且将氮肥的偏生产力提高20.4%,同时维持土壤的养分含量。配方施肥的施氮量、施磷量超过了植株的需求,盈余50%左右,施钾量低于作物吸钾量,土壤钾素平衡为亏缺状态。因此,建议华东地区小麦缓控释配方肥的氮肥用量可降低10%~15%,磷肥用量可降低20%~30%,钾肥用量应提高10%左右,即配方肥的氮(N)、磷(P_2O_5)、钾(K_2O)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190、80~90和90~100 kg/hm~2。  相似文献   
113.
江宁区晚粳稻品种(系)种植试验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往年示范种植的基础上,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灌溉方便、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新品种种植试验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江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应广的粳稻新品种,并根据品种种植试验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抓,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筛选适合郫县豆瓣产业需求的加工型辣椒品种。[方法]2014年引进8个辣椒品种和本地美亿禾3号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对产量、果实性状、抗病性、果实成分的比较,筛选出适合郫县豆瓣产业需求的加工型辣椒品种。[结果]江海8号、红辣椒王综合性状最为突出,表现为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辣椒素含量高。[结论]江海8号、红辣椒王适合作为郫县豆瓣产业需求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15.
为筛选适宜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选用1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徐豆18、灌豆1号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徐豆18产量最高,达148.23 kg/亩,分枝多,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田间表现好,无倒伏现象,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灌豆1号产量次之,达139.98 kg/亩,分枝较多,籽粒较大,百粒重大。徐豆18、灌豆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表现较好,适宜在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条件下作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6.
川植椒2号是以自交系DF026为母本,以自交系GW-08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加工型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6~8节,株型紧凑;果实线形,果皮微皱,味微辣,果长25~27 cm,果肩宽1.6~1.8 cm,单果质量32 g左右;VC含量1 540 mg·kg-1,辣椒素含量4.46 mg·kg-1;每667 m2鲜椒产量2 900 kg左右,宜鲜食和制酱;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辛香8号,适宜四川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