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土壤溶质迁移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质地和溶质性质对土壤溶质地表迁移过程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杨凌壤土、安塞黄绵土和神木绵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NO3-、NH4+、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塿土的溶质地表流失量均高于黄绵土和绵砂土.尤其是吸附性强的NH4+和PO43-、NO3-与Br-坡面流失以随地表径流流失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产流开始的初期阶段.3种土壤处理中径流溶质最高浓度ρmax(mg/L)大小顺序为:ρmax塿土>ρmax>黄绵土>max绵砂土,土壤溶质随入渗水分的迁移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Br->NO3->K+>NH4+>PO43-.塿土等效径流迁移深度EDR最大,黄绵土次之,砂绵土最小,各溶质EDR与溶质垂向迁移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土地整理成为减缓耕地减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对项目区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得到提升,同时区域生态系统总值下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精明增长"理论在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规划界最流行的时髦概念,总的来说,精明增长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紧凑式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目前为止,"精明增长"理论都是被应用在城市规划方面,很少被土地规划方面所应用.然而,"精明增长"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笔者是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背景下结合栾川县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实际,阐述了"精明增长"理论对栾川县城镇空间扩展的启示,以及在栾川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4.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及提高途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为1459kg/hm2,现实生产力794.5kg/hm2,人均粮食占有量350.67kg,仅达到我国规定的最低消费水平的标准。要达到中高消费水平,必须增加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荒漠化;发展设施农业和灌溉农业,提高作物产量;改进施肥方法,培肥地力;因地制宜,开发滩区。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陕北风蚀水蚀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986年和2003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分层分类法获得陕西榆林市横山县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图,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1986-2003年,横山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体规律为:水浇地、有林地、灌木林、草地、城镇用地和荒草地的面积增加,增幅最大的是灌木林地;旱地、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减幅最大的是旱地。在类型转化上,旱地向林地和草地转化,草地向灌木林转化,沙地向灌木林和草地转化。【结论】受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沙地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横山县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其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6.
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郑汴一体化的提出背景出发,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从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土地法制管理、增强集约节约用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7.
张扬扬  李珂珂  孟庆香  赵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50-6651,6663
随着城市化和村镇建设的加快,过度开发、重复建设和蔓延式扩张等问题日益显现,造成村镇空间压力。作为村镇建设中分配资源及发展模式的有效控制手段,空间管制技术在指导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技术为研究对象,以鹤壁淇县北阳镇为例,从划定分区影响因素、空间规划分区以及空间管制策略3个阶段出发,介绍并探讨空间管制技术,为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8.
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等 ,对该区 5 0年来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 ,有效灌溉面积和水田比重大大提高 ,旱地比重明显下降 ;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所上升 ,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比重下降 ;耕地投入增加 ;耕地质量趋于下降。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工矿与交通建设、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最后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9.
陕北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并存,在粮食安全上存在问题。在分析该区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产量以及粮食总供给量的同时,研究了粮食需求量。在揭示该区粮食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起因,提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在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生产能力以及粮食总供给量的基础上,测算出无论是现在,还是2005、2015和2030年,粮食生产都难以满足需求.产生粮食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农牧业生产效率较低等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