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盆栽条件下,以柑橘砧木枳(Fructus aurantii)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接种从广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菌株,探讨不同AM真菌对枳根系的侵染能力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14个AM真菌菌株均能与枳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平均侵染率为36.16%,其中侵染率最高的菌株是黄雷德克囊霉(Redeckera fulvum, Rf),侵染率高达92.83%,侵染率最低的菌株是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 Gc),侵染率仅为0.23%;接种黄雷德克囊霉、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2)和副冠球囊霉这3个菌株处理的枳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柄长均高于CK,是枳的优势菌株,能促进枳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
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97-9199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的中国农村开始出现“中农化”趋势,这就对个体小农得到土地后的下一步制度安排提出了疑问.按照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要求,农村土改后须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是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共产党实现土地社会主义国有和集体经营的既定目标,是为改变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两极分化现状的现实选择,同时也符合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
欧文氏菌T85—166果胶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果胶酶Pel基因在欧文氏菌基因组上的分布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引物,从欧文氏菌株T85-166克隆出3个果胶酶Pel基因(Pel-1、Pel-2和Pel-3),它们分别编码372、373和37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el-1前105及后100个氨基酸序列与Pel-2完全相同,但与Pel-3有较大差异,而中间170个左右的氨基酸序列与Pel-3则高度相似.初步构建了3个Pel基因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24.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导致肠腔闭塞并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该病是1岁以下特别是2~4月龄幼犬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容易与胃肠炎及其他有腹痛症状的疾病相混淆,导致临床误诊,并易继发于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肠炎等疾病。以往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腹部触诊和做胃肠透视,触诊虽然方便但准确性不高,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桑叶的利用率,应用壳聚糖进行絮凝除杂试验,测量不同环境条件(pH值、絮凝温度、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时间)对桑叶水提液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壳聚糖投入量为1.6 mL,pH值为5,絮凝温度为35℃,絮凝时间为3 h,通过壳聚糖处理明显提高了桑叶水提液的抗氧化性,该法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6.
广元市旱灾发生特点及避旱减灾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我市出现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也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市旱灾发生特点和总结避旱减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避旱增收思路与措施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都是中国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制度创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8.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10年11月份,沧州市谢先生的爱犬白熊发病。主诉:该犬约2.5岁,半月前发现食欲减退,饮食减少,近4 d食欲废绝,鼻镜干裂,约7 d未见排粪。健康时体重50 kg,现体重不足38 kg。原来在院子中散养,活动范围大,从小没患过病。一个月前改为舍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广西百色生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生姜的共生情况及其与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为筛选对广西生姜有促生及防病效果的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在广西百色生姜种植区采集5份生姜根际土壤样品和根系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并对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研究AM真菌的定殖特性及物种多样性。【结果】不同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土壤pH为4.95~6.37,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机质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0.175%~0.327%、8.5~95.0 mg/kg、25.1~40.0 g/kg和0.51~3.61 cmol/kg。不同采样点的生姜根系均有AM真菌定殖,定殖率在3.23%~29.06%。5个采样点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8属13种,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球囊霉属(Glomus)2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3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1种及未知种属4种。优势种Rhizophagus mosseae在5个生姜采样点的土壤中均有分布。AM真菌孢子密度为44~288个/20 g干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内AM真菌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1,P<0.01),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3,P<0.05)。【结论】不同采样点生姜根际土壤具有较丰富的AM真菌资源,AM真菌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新植生姜地块的AM真菌孢子密度大于连作生姜地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生姜根际AM真菌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30.
在贵州天柱、花溪、南明、毕节、龙里、福泉等县市一些养殖场和养猪户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无菌条件下抽取心血、心包积液和胸腹水,并采集病变明显的肺、肝等病料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出的菌株按常规纸片法采用常用抗生素和中草药方剂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左旋氧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中草药方剂等高敏,抑菌圈直径>15 mm;采用中草药方剂与磺胺二甲嘧啶对某猪场18头45日龄、体重相近、PCR检测阳性病例进行疗效对比试验,中草药方剂组和中草药方剂+磺胺二甲嘧啶组有增强机体抗病力功效;在12个猪场对疑似病例2 334头随机抽样开展PCR检测,对受到副猪嗜血杆菌病阳性感染的猪群使用筛选的药物进行综合防治试验,治愈率达到8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