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研究了雪山草鸡在成熟过程中持水力相关指标的变化,如pH值、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等.结果显示: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雪山草鸡胸肉的持水力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为:加压失水率逐渐升高,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下降(P<0.05).宰后2h肌肉的pH值迅速下降,持水力较差,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增幅较大,不易流动水含量减少较快;宰后4~8h肌肉pH值略有上升,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趋于平缓,持水力变好.成熟时间与pH值、不易流动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加压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能够很好地表征肌肉成熟期间水分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羊驼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6月龄母羊驼9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16%、0.32%、0.64%,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0.32%组和0.64%组羊驼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单位体表面积产毛量显著高于0.16%组(P0.05),0.32%组略高于0.64%组(P0.05)。2)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均以0.32%组最高,与0.16%组差异显著(P0.05);0.32%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64%组(P0.05);0.32%组和0.64%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0.16%组(P0.01)。3)各组间羊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羊驼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32%。  相似文献   
73.
绍鸭北养的生产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何在启陈常平戚建兴孔宪军(山东省莒县畜牧局276500)张廷荣宋玉芹徐德武(莱阳农学院动科系265200)莒县传统的蛋鸭饲养模式是规模小,品种老化混杂,又加之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低,难以形成拳头致富项目。九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74.
以120日龄、体重1.5~1.6 kg的雪山草母鸡为原料,取其胸大肌在4℃条件下排酸成熟,于0.5 h、2.0 h、4.0 h、8.0 h和24.0 h 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其肌节长度和肌纤维直径等微观结构以及剪切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在宰后2.0~4.0 h显著增大(P<0.05),4.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变化趋于平缓;肌节长度在宰后0.5~4.0 h显著减小,4.0~8.0 h显著增大(P<0.05),之后变化也趋于平缓;而肌肉剪切力(嫩度指标)则在宰后0.5~2.0 h显著增大(P<0.05),2.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缓慢减小。雪山草鸡宰后肌肉僵直过程中,肌纤维直径变粗,肌节长度缩短,肌肉剪切力增大。而解僵排酸过程中变化正好相反。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此外雪山草鸡在宰后4℃条件下8.0 h肌肉成熟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大肠杆菌(F_(1987))在临床健康及腹泻病貉粪便中的带菌情况,同时探讨该大肠杆菌在本地区所养貉子腹泻病发生中的病原意义,随机取12个养貉户的126只貉子(其中临床健康貉118只,腹泻发病貉8只)的肛拭标本,进行了大肠杆菌(F_(1987)带菌情况的检验。结果从126份供试貉子肛拭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共11份(阳性率8.73%),其中118份健康貉子肛拭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6份(阳性率5.1%),8份腹泻貉肛拭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5份(阳性率62.5%)。  相似文献   
76.
在218份马铃薯材料中筛查晚疫病持久抗性基因RB和R8标记的基础上,进一步筛查了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极端抗性基因Rx1和Ryadg的标记。利用筛查出的含有Rx1和RB标记的‘德薯3号’和含有Ryadg和R8标记的P182马铃薯资源材料混合DNA为模板,选择已报道的Rx1和Ryadg的标记引物,并根据RB和R8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同时设计马铃薯GBSS基因特异引物为内参监控PCR反应体系有效扩增,对多重PCR延伸温度、引物组合浓度等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4个抗病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选育品系样品进行筛查,鉴定到聚合上述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4份。本研究中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多抗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简单、高效的技术方法并为多抗性基因聚合新品种选育创制新资源。  相似文献   
77.
红菇属菌类是一类具有重要食(药)用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物种多样性高.秦岭地区的红菇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之现有的研究手段只局限于形态学,使得秦岭地区红菇属物种的数量、系统分类学地位等尚未明确.通过梳理秦岭地区红菇属分类的现状及问题,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8.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自实施以来,对我国牧户生产生活形成重要影响。作为面向牧户生计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科学评价现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实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牧户生计脆弱性之间的良性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文中基于OLS模型,使用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304户牧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以综合测度牧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渠道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这一影响的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不同生计脆弱性牧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主要对低生计脆弱性牧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高脆弱性牧户影响不显著。3)渠道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生态冲击性、收入多样性和可持续动能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牧户生计脆弱性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有必要通过降低牧户生态冲击性、提升收入多样性和增强牧户可持续动能推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进行促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