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8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德令哈市的绵改工作,由于市场的冲击,经费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滑坡势头,今后政府主管部门闸强对绵改工作的领导,管好种公羊,搞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坚持开展绵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稻虱缨小蜂对吡虫啉处理的水稻植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稻虱缨小蜂对吡虫啉处理的水稻植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GC-MS对挥发物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施用了吡虫啉的不同水稻品种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寄主选择行为无明显影响.稻虱缨小蜂在不同浓度吡虫啉处理的水稻植株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嗅觉偏好.当褐飞虱密度为10头/苗时,与高浓度吡虫啉处理相比,低浓度吡虫啉处理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引诱到了更多的稻虱缨小蜂(施药5天除外).GC-MS分析发现:与对照植株释放的挥发物相比,吡虫啉处理的稻株挥发物组分种类不变;吡虫啉浓度不同导致水杨酸甲酯等8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明显不同;同时一些组分的相对含量因吡虫啉浓度与水稻品种、褐飞虱密度及施药天数等因子的互作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3.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是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质量保障,是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在总结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土保持法修订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拓展立法理念、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加强监测等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5.
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忌避性和抗生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营养物质、二氧化硅(SiO2)以及草酸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武粳15、武运粳7号及武运粳8号等3个粳稻品种感灰飞虱;镇稻2号、徐稻3号、盐稻8号、扬粳9538等4个粳稻品种以及汕优63、协优63、协优136、丰优香占等4个杂交组合中抗或高抗灰飞虱。灰飞虱若虫存活率与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镇稻2号、徐稻3号、协优136叶鞘中SiO2含量分别为0.1660±0.0027、0.1530±0.0081、0.1401±0.0064g/g,显著地高于感虫对照。扬粳9538、镇稻2号叶片草酸含量分别为56.372±1.086、53.763±1.887μg/mL,显著高于感虫对照。低含量营养物质使供试水稻品种对灰飞虱表现抗性,SiO2含量和草酸含量较高是部分水稻品种(如镇稻2号)抗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57.
京白Ⅱ、Ⅲ系种鸡生长发育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京白鸡饲养管理标准,于1988年9—12月对引入的京白Ⅱ、Ⅲ系鸡进行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测试。结果表明:3—6周龄公鸡增重慢,母鸡增重快,7—16周龄公鸡增重快,母鸡增重慢;除6周龄Ⅰ系公鸡体重低于标准3%,14周龄后母鸡体重低于标准5%外,两系公母鸡出壳重和3周龄以后体重基本达到或超出标准体重;雏鸡42日龄成活率,Ⅱ系鸡为96.28%,Ⅲ系鸡94.61%,达到该品种原产地指标。  相似文献   
58.
以樱桃番茄品种金珠为材料,采用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在果实膨大期开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锰肥(硫酸锰)对完熟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并且可以改善糖酸比;而较高浓度的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种子丸化加工技术可实现播前植保,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为机械化精播并确保农作物产量提供重要作用。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根据5WH―160型种子丸粒化设备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设计开发出一种以PLC为控制核心,带键盘的显示屏为人机交互窗口,集变频、传感器技术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实现了对粉和液的同步供给及精确控制、工艺参数在线实时修改等功能,提高了种子丸化质量,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0.
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2种吡虫啉浓度(有效浓度分别为37.5、15.0 g·hm~(-2)),探讨其对褐飞虱的卵寄生蜂稻虱缨小蜂的毒性.剂的对照[死亡率为(1.67±1.67)%].携带稻虱缨小蜂幼体的稻苗经高浓度吡虫啉处理后,稻虱缨小蜂的羽化率为(83.53±1.81)%,显著地低于未经药剂处理的对照(92.09±0.75)%.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790.89 μg·kg~(-1).稻虱缨小蜂接触250、500μg·kg~(-1) 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分别有40%和65%残存个体未能对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作出反应;而作出反应的个体亦不能区分虫害稻株与健康稻株的气味.然而,接触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存活的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利它素的行为反应及对褐飞虱卵的寄生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