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1.
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二斑叶螨是山西省苹果园3种主要害螨。综述了3种害螨的识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为害规律及影响发生的各种生物因子,提出了山西苹果园害螨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园害螨的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杀虫剂分子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广泛分布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是杀虫剂作用的主要靶标。目前昆虫中该受体的天然亚基组成尚不完全明确。果蝇的任意α亚基与脊椎动物的一个β亚基共表达是目前最好的异源表达模型,但仍然急需新的研究工具,研究表明一些与受体相关的蛋白质影响着表达。胞内磷酸化的调节作用为今后受体药理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受体亚基上一些关键氨基酸在新烟碱杀虫剂对受体的选择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对吡虫啉抗性的褐飞虱种群中找到了与抗性相关的突变位点,这为新烟碱类杀虫剂靶标不敏感性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对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多样性、功能表达、胞内调节机制、受体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及其抗性分子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 10、20、30 ga.i./ha,5%氟虫腈SC 30 ga.i./ha,20%三唑磷EC 400 ga.i./ha 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 15~30 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对梨园和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在桃园或梨园中防治梨小食心虫有较好效果,迷向率达到8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55.77%以上,可在果园中作为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对质量分数为0.5%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对大鼠经口LD50雌雄均大于5000mg/kg,经皮LD50雌雄皆大于2000mg/kg。大白兔皮肤刺激积分指数为0,大白兔眼睛加药不冲洗刺激积分指数为0,豚鼠皮肤致敏百分率为0,按"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评价,对皮肤无刺激性,属弱致敏物,加药不冲洗对眼睛无刺激性,经口、经皮属低毒农药。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对人畜低毒。环境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对斑马鱼LC5(096h)为27.01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规定的鱼毒分级标准,评价为"低毒级";对鹌鹑以有效成分计,LD50〉2000.0mg/kg.bw,根据鸟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为"低毒级";对蜜蜂LD5(048h)为1.96μg/蜂,根据蜜蜂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为"中毒级";对桑蚕LC50为1.80mg/L,根据蚕毒分级标准,评价为"高毒级"。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对鱼、鸟低毒,对蚕毒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3类不同功能助剂在酥梨园的安全使用技术及其对梨园重要害虫防效的影响, 在田间梨树不同发育期, 调查3类?共6种功能助剂对果实和叶片的药害率; 调查3种安全助剂与4种农药混配后对梨小食心虫和梨木虱的防效?结果表明, 6种功能助剂对梨果药害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5 d幼果?45 d小果和75 d膨大期果实; 6种助剂对叶片均安全?在较低温度下施药可显著降低功能助剂对梨果的药害率?6种助剂对果实药害率从高到低依次为NF100?Silwet 408?GY-Tmax?GY-T1602? GY-T12和迈道?迈道?GY-T12显著提高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和5%阿维菌素微乳剂对梨木虱的防效, GY-T1602显著提高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0%呋虫胺可溶粒剂的对梨木虱的防效; 迈道?GY-T12和GY-T1602显著提高了5%阿维菌素微乳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该结果为功能助剂在酥梨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定和评价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利用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蓝甜菜夜蛾幼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治,在有效成分用量200~300 g/hm2范围内,药后1~2 d防效为83%~99%,药后3~5 d防效为86%~99%,药后7~10 d防效为89%~98%,防效好于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其速效性好、持效性较长。20%虫酰肼悬浮剂可以作为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有效替代药剂进行推广使用,最佳用药量以有效成分用量200~30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农药使用指南(九)——胡萝卜软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软腐病俗称烂根病、臭萝卜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在胡萝卜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造成肉质根腐烂。软腐病遍及全世界胡萝卜产区,在我国各个胡萝卜产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可达30%~50%。由于连年重茬加之特殊的气候条件,2010~2012年我国华北胡萝卜主产区软腐病发生严重,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在3%阿维菌素微乳剂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后,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以及添加助剂后药剂对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和苹果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毒力及防效的变化。结果表明:Silwet 408能有效降低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且在试验添加量(质量分数)3%~10%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助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ilwet 408可显著提高3%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苹果红蜘蛛的毒力及田间防效,但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助剂以提高药效时,除了需考察该助剂能否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靶标上的接触角外,害虫种类也是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昆虫体内广泛分布的代谢解毒酶系,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农业害虫,揭示其体内P450代谢解毒功能对飞蝗有效治理尤为必要。研究旨在将飞蝗2个P450基因CYP408B1CYP409A1分别转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体中,建立转基因果蝇品系,测定果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为进一步探索飞蝗CYP408B1CYP409A1对杀虫剂的代谢解毒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转基因技术成功构建转飞蝗P450基因CYP408B1CYP409A1的纯合果蝇品系;分别选择雄性转基因果蝇UAS-CYP408B1、UAS-CYP409A1和亲本果蝇attp40与tub-gal4的处女果蝇杂交,提取子一代启动目的基因CYP408B1CYP409A1表达的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和tub>CYP409A1以及对照组果蝇品系tub>attp40的DNA和总RNA,并将RNA体外反转录为cDNA。分别以DNA和cDNA为模板,PCR方法验证转基因果蝇品系UAS-CYP408B1和UAS-CYP409A1;通过杀虫剂生物学测定,进一步分析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tub>CYP409A1以及对照组tub>attp40、UAS-CYP408B1、UAS-CYP409A1和attp40对溴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毒死蜱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荧光法定量测定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tub>CYP409A1以及对照组tub>attp40中细胞色素P450的总酶活性。【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以DNA为模板,启动目的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和tub>CYP409A1中均可以检测到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1 555和1 585 bp;以cDNA为模板进行RT-PCR和RT-qPCR,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果蝇品系中飞蝗CYP408B1CYP409A1均得到表达。对3种杀虫剂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和tub>CYP409A1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均较对照组高,且与tub>attp40相比,抗性比分别为1.59和1.83,而对马拉硫磷和毒死蜱的抗性比并未提高。细胞色素P450总酶活性结果显示转基因果蝇品系tub>CYP408B1和tub>CYP409A1总酶活性与对照组tub>attp40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构建了转飞蝗P450基因CYP408B1CYP409A1的果蝇品系UAS-CYP408B1和UAS-CYP409A1;飞蝗CYP408B1CYP409A1均对溴氰菊酯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