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龙粳20商品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经2009年与2010年2年试验,研究了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或镁肥单独施用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随氮肥增加而降低,增施氮肥使垩白率、粗蛋白含量提高,施氮量与整精米率呈二次曲线,镁肥单独施用能够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施镁量与垩白率及整精米率呈二次曲线;氮镁耦合后,镁处理对籽粒垩白率、整精米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垩白率呈正相关、与整精米率呈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2年试验表明,在不同氮水平处理下,以施镁225.0~337.5kg·hm-2范围内籽粒的垩白率、整精米率及粗蛋白含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1,3-葡聚糖酶与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大豆品种的真叶和第1片复叶被大豆疫霉菌侵染后β-1,3-匍聚精酶的活性,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侵染大豆真叶和第1片复叶后备品种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接种大豆真叶后抗病品种48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105.9%;中感晶种和感病品种72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量分别为66.3%和65.7%.接种大豆复叶后酶活性的变化与真叶反应一致.说明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早,酶活性增加量高.对酶的部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5.0,在55℃以下,pH 4.5~7.5范匍内酶活性较稳定.Ca2+、Mn2+、K+、Al3+对酶均有激活作用,Mg2+、Cu2+、Zn2+、Fe3+、Fe2+、Hg2+、Ba2+对酶有抑制作用.抑菌试验表明,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大豆疫霉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利用组织分离法,种子、植株诱集法和叶碟诱集法可分离到大豆疫霉菌。对分离到的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4.
通过平板法,在含甲霜灵1.0μg·mL-1的CAM平板上测定了分离于不同地区的5个大豆疫霉菌和以Ps411-4为亲本的无性后代、有性后代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地域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在无性单孢后代无显著变异,而在50个自交有性后代中,上述浓度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布范围为70.2%~96.8%,与亲本存极显著差异,其中5株高于亲本,4株低于亲本,41株与亲本相似.表明大豆疫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同样在无性后代稳定遗传而在有性后代发生变异.结果提示,供试大豆疫霉菌株中上述性状可能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5.
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降解氯嘧磺隆残留和作物增产效果的优质生物肥, 采用田间小区模拟试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嘧磺隆施用下, 3种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的农大生物菌剂、世绿环保生物肥和农大生物肥对施用量分别为3 μg·kg-1和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均有降解作用, 对施用量为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率分别为61.5%、58.3%和62.7%, 比自然降解率分别高17.8%、14.6%和19.0%。土壤中氯嘧磺隆施用量为0.03 μg·kg-1时即对水稻株高、穗长、结实率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 氯嘧磺隆施用量越大药害影响越显著。3种供试生物肥均可解除0.03 μg·kg-1氯嘧磺隆的残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但随氯嘧磺隆施用量的增加, 供试生物肥虽可减轻药害影响, 但不能完全解除残留药害。农大生物菌剂和农大生物肥解除氯嘧磺隆残留药害能力高于世绿环保生物肥。田间氯嘧磺隆的施用量小于0.03 μg·kg-1时, 施用供试的3种生物肥均可保证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6.
量化考核作为高校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难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效果,因此,针对高校教师量化考核管理手段智能程度欠缺的弊端,开发了科学和实用的量化考核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自我目标,从而有助于高校建立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7.
大豆疫霉菌单孢分离物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大豆疫霉菌单游动孢子无性分离物和自交单卵孢子分离物的菌丝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同宗配合性状、产孢量以及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和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可稳定遗传,控制上述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产生能力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中均发生连续性变异,表明这两种性状可能是数量遗传性状,也可能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基因或细胞质遗传因子。  相似文献   
28.
Four common inducers, salicylic acid (SA),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CC), benzothiadiazole (BTH) and methyl jasmonate (MeJA),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inducers on the resistance of adzuki bean to rust by investigating urediospores germination and the adzuki bean resistance to Uromyces vign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inducers had no effects on the urediospores germination. However, they can significantly induce adzuki bean resistance to U. vignae. Among these four inducers, 0.25 mg·mL-1 ACC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isease index, which was 45.06% lower than the control. Aditionally, seedlings treated with ACC exhibited a typical "triple reac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is induced resistance may relate with the endogenous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adzuki bean. Then the adzuki bean seedlings were treated with an ethylene receptor inhibitor,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alone or combined with AC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MCP alo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rust resistance of adzuki bean. However, 1-MCP could eliminate the "triple reaction" and did not affect the induced resistance caused by ACC when it used combined with ACC. Results obtained in curr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ACC can significantly induce the resistance of adzuki bean to the rust. Moreover, we speculate that ACC-induced rust resistance of adzuki bean may not depend on ethylene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29.
氟吗啉对大豆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防治大豆疫病主要措施之一是使用甲霜灵,但由于其作用位点单一,病菌易对其产生抗性突变,为选出可替代甲霜灵的新型杀菌剂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采用多位点杀菌剂氟吗啉,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了氟吗啉等3种杀菌剂对供试大豆疫霉菌各生长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吗啉对所测定的菌株4个发育阶段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氟吗啉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EC50 值为0.1906μg/mL,EC95 值为0.4735 μg/mL;在0.5 μg/mL 浓度下对大豆疫霉菌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低于达到相同抑制效果的金阿普隆和甲霜灵;说明该药剂在离体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大豆疫霉菌的生长,效果好于金阿普隆和甲霜灵。  相似文献   
30.
以无菌水为对照,以ND种衣剂及另五种新型种衣剂为处理,通过抑菌试验、有重复二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初步研究了六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化控种衣剂Ⅰ对大豆根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果略好于ND种衣剂;生物化控种衣剂Ⅱ对大豆根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