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对恢复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济依赖于健康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提供的自然资源和服务.生态恢复旨在通过自然过程,辅以人为积极的干扰,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能够自我维持、具有恢复力和相互连接的状态,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环境支撑与资源保障.为恢复而做的参照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对过去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充分研究、以及对各种生态关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动态变化的目标综合体.鉴于变化的环境和人口压力,恢复的生态系统没有必要恢复到其原来的状态,它将可能沿着一个改变了的轨迹发展.对不同退化类型、程度和区位的生态系统,采取什么措施、强度和投入规模,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追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等,通常的做法是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求一种均衡.结合国内外恢复实践的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生态恢复的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82.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当地常见农田害鼠8种,其中优势种为中华鼢鼠、达乎尔鼠兔、五趾跳鼠、阿拉善黄鼠。并初步掌握了其活动规律,提出了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3.
为探明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生产中沟垄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特点,在2016年和2017年设置了大田试验,包括秸秆带状沟覆宽垄种植、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全覆膜沟垄种植和露地平作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干旱年份(2016年),沟垄覆盖种植可显著降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6.1%~13.2%,平均提高块茎形成期1.2~1.8 m土层含水量7.6%,全覆膜沟垄作可显著提高淀粉积累期0~0.2 m土壤含水量30.3%。在平水年份(2017年),除全覆膜沟垄种植显著降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22.2%外,其余处理与露地平作无显著差异;沟垄覆盖种植0~2m土壤含水量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平均比露地平作高8.7%、13.0%和13.1%。与露地平作相比, 2个生长季沟垄覆盖种植可使马铃薯全生育期0~2 m土壤平均贮水量提高5.4%~15.5%,单株生物量增加12.8%~147.4%,成熟期株高增加21.1~39.7cm,进而马铃薯增产51.6%~88.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8.2%~111.7%。以玉米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增产增效最显著,2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经济收益分别较露地平作提高87.8%、97.5%和254.2%。因此,玉米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此外,与全覆膜沟垄种植相比,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适宜在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4.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秸秆带状覆盖栽培的效果,以冬小麦兰天26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秸秆带状覆盖3行(SC1)、秸秆带状覆盖4行(SC2)、全膜覆土穴播(PC)和无覆盖露地(CK)下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较CK分别增加13.4%~20.2%、26.7%~33.3%和41.3%~69.1%,但秸秆带状覆盖与PC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秸秆带状覆盖显著降低了全生育期0~25cm土壤平均温度,土温较CK低1.4~2.0℃;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和土层的加深,秸秆带状覆盖表现出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SC1在返青期5cm土层和拔节期5和10cm土层增温,SC2在越冬期5和10cm土层及拔节期5cm土层增温,其余各时期各土层秸秆带状覆盖均表现出降温效应,且总体上降温效应大于增温效应;秸秆带状覆盖较PC和CK减小全生育期土壤日变化幅度;SC1、SC2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较CK分别减少86.6和69.8℃,使得秸秆带状覆盖下冬小麦较CK晚熟15d。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秸秆带状覆盖较全膜覆土穴播在西北旱作区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中指出,各级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饲料作为畜牧业投入品,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质量,针对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办法及规范,近几年,饲料质量安全整体状况也确实呈现出了逐年向好的  相似文献   
86.
87.
干旱年份地膜覆盖模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采取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春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结果显示,覆膜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20cm)墒情,但在拔节后土壤深层墒情覆膜明显不如露地。从200cm土体全生育期平均水分状况来看,地膜覆盖的耗水量比对照少;6种模式中,甘谷模式和甘肃模式的秋覆膜的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露地;覆膜的春小麦产量高于露地(平均增产率44.45%,增产711.45kg·hm^-2),且秋覆膜的平均产量略高于春覆膜。试验表明,覆膜春小麦在更干旱土壤上获得更高产量的水分保障和增产机制是能有效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同时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表层。  相似文献   
88.
平菇比较耐寒,从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可直接由生料进行栽培,比较省事. 1配制培养料 平菇的栽培料种类较多,棉籽壳、玉米芯、稻草、麦秸、花生壳等都可以,但不同用料出菇率不一样,出菇率最高的是棉籽壳.  相似文献   
89.
芽苗菜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种子本身所贮藏的养分,且生长周期较短,极少发生病虫害,不需要农药和化肥,能达到绿色食品要求。芽苗菜生产操作技术较为简单,特别适合在近郊发展。许多重点村已经发展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芽苗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彭阳县水保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阳县系全国有名的山区贫苦县 ,自 1983年设县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保生态以来 ,共完成水保治理措施面积 163 0km2 ,治理程度达到 69.9% ,县域景观显著改善。综合治理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占生产总值的 75 %下降到 46% ,农业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2 3 0元。介绍了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