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从遗传和环境(施肥)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春小麦高产、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氮效率结合的筛选指标及其施肥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效率的遗传潜力、相关性状和施肥技术,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选择指标,提出了能使小麦高产、高蛋白质含量和调拨率相统一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2.
砂田是我国西北地区传统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法之一,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中部、宁夏中部、新疆、青海等地的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7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对植物的各种生理特性及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都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主要生理特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化感作用)、作物产量及植物种群消长、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不施肥(CK)和施肥(NPK)条件下,研究了耐低NPK养分效率的高效、中效、低效基因型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肥条件下,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3类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大小依次为高效>中效>低效基因型;施肥条件下正相反.在低肥条件下,耐低NPK养分的高效基因型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旗叶功能期较中效、低效基因型延长.  相似文献   
75.
通过2018—2019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对宁夏春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天赐1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6个梯度钾肥量处理,K0(0 kg· hm-2)、K1(60 kg·hm-2)、K2(120 kg·hm-2)、K3(180 kg·hm-2)、K4(240 kg·hm-2)、K5(300 kg·hm-2)。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增强玉米的荧光特性,提高宁夏春玉米产量,施钾180 kg·hm-2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等指标均达到最优;施钾量为0~180 kg·hm-2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180 kg·hm-2,春玉米产量开始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SPAD、Fm、最小荧光(Fo)、Fv/FoFv/Fm、PI、ABS/RC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施钾量180 kg·hm-2是该区最佳的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76.
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C11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穗长、穗重、秃尖长、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2711、2713、2716的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2709×2715、2709×2716、2710×2712、2713×2714、2713×2715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在性状选择时,穗长、穗行数宜早代选择,穗重、穗粒数、穗粒重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77.
以宁夏主栽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控制温度,设高温(35±2) ℃和常温(27±2) ℃ 2个温度处理,以常温为对照,在花后3~25 d对春小麦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幼苗长势和籽粒活力。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时段高温显著降低了春小麦幼苗生长势和籽粒活力,花后高温越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越大,其中花后3 d高温的影响最大,宁春4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了10.82%;使宁春47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12.81%。花后不同高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不同,最终会严重影响春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78.
近六十年来,宁夏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500kg,位居西北第一.回顾宁夏粮食生产发展的成就,取得的经验总结为: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特别是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②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③政策保障,科技创新和投入增加,有力保障了西北地区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9.
铅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生龙  康建宏  吴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76-20578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宁春13号和宁春4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随外源铅浓度的增加,2个小麦品种的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在低浓度铅(小于200 mg/kg)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鲜、干重均随铅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而当铅浓度超过200 mg/kg时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受铅胁迫的2个小麦品种根冠比均小于不施铅水平,且在铅胁迫条件下宁春13号的抗逆性略优于宁春4号;在铅胁迫环境下,较高浓度(200~800 mg/kg)的铅胁迫使2个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活性严重受阻,从而影响了对氮、磷和钾的积累。[结论]为对受铅污染的农田采取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不同种植模式对新压砂瓜田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新砂田压砂瓜生育期内,单作(T1)、间作(T2)、覆膜单作(T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和T1;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高-低-高-低”双峰模式,其余养分变化相似,呈“高-低-高”单峰模式。(2)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T2处理次之,T1处理最低。(3) 在各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与各土壤养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4) 三种种植模式下,西瓜产量高低为T3>T2>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