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90篇
  184篇
综合类   832篇
农作物   170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382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探讨短期饲喂高脂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于预估高脂饲料对石斑鱼生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粗蛋白水平为48%的基础上分别配制脂肪水平为8%(EE8)、10%(EE10)、12%(EE12)、14%(EE14)、16%(EE16)、18%(EE18)和20%(EE20)的7组等氮饲料,饲喂初均重为(13.70±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4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粗脂肪水平的提升,增重率(WGR)和存活率(SR)无显著性变化(P>0.05),EE14~EE20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而脏体比(VSI)显著增大(P<0.05),饲料粗脂肪超过16%后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上升(P<0.05)。EE14~EE20组腹肌粗脂肪(AMEEC)显著升高(P<0.05),EE16~EE20组的肝体比(HSI)显著增大(P<0.05)。与EE12组相比,EE8、EE10、EE18和EE20组的...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 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1.35 U/ml,其后显著下降,第60天时显著低于初始值,分别下降27.87%、38.08%、53.43%;其体质量在第60天时为初始体质量的68.08%,呈现负生长;脏壁比逐渐增大,第60天时为0.56,显著高于初始值0.44 (P<0.05)。随着存储营养物质的消耗,刺参体质量损失率增加,存活率下降,存活率与体质量损失率之间存在着y = ?0.0354x2+0.4354x 99.117的函数关系,呈二次曲线线性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饥饿时刺参通过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需要,长期的饥饿有可能降低刺参的免疫能力,直接影响刺参的健康和生长。  相似文献   
993.
黑山羊是衡阳当地养殖的优秀山羊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性情温和,体表清洁、卫生、无脏臭,喜欢爬山坡奔走,好动,群居性强,放牧以采食牧草为主,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快,方便饲养管理. 一、饲养管理 1.羔羊肥育刚出生的黑山羊应尽早吃到初乳,对春羔要注意防寒保温、防伤害,对不作为种用的小公羊要及时去势.对羊群定期驱虫,3...  相似文献   
994.
无核黄皮叶片镁硼的周年变化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新化县退耕还林实施4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前一阶段绩效的评价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强化措施、落实经费、后续工程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环境因子,研究土壤水分等因素对甜樱桃裂果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避雨栽培下,‘萨米脱’和‘布鲁克斯’从落花期发育至成熟需要约40d。在果实发育期间,平均光照强度为15840Lx,平均气温为22.1℃,日间空气湿度变化幅度大,阴雨天气相对湿度持续在50%以上,土壤平均温度为19℃。果实发育期间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萨米脱’裂果率降低20%,‘布鲁克斯’裂果率降低49%。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果实单果重和叶面积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对叶绿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植物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筛选耐旱植物种类应用于景观绿化,以长势良好、生长情况相近的迎春花、连翘、女贞等3种植物为供试材料,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植株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迎春花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连翘、女贞,所受膜脂过氧化损伤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试验了 3 种高效低水溶性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了茶小绿叶蝉不同为害时期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为及时采取强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强采、不防治作为对照,选用 24% 虫螨腈、15% 茚虫威、22% 噻虫·高氯氟 3 种低水溶性农药并设置 3 个施用浓度,试验其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摘受害茶叶新梢并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茶叶与茶小绿叶蝉危害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存在差异,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氨基酸、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受害茶叶氨基酸含量下降 22.7%,达显著差异;受害茶叶随受害等级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药后 1 d 不同处理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 24% 虫螨腈 > 强采 >22% 噻虫·高氯氟 >15% 茚虫威,其中 24% 虫螨腈的防效差异显著,防治效果均在 85% 以上;15% 茚虫威和 22% 噻虫·高氯氟药后 1 d 防治效果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分别在药后 7 d(48.73%)、3 d(26.19%)达到最低峰,药后 21 d(90.74%、83.80%)达到最高峰;茶小绿叶蝉虫口发生数量与采茶次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茶叶受害程度 1 级时宜采用强采措施进行防控,新梢失水程度轻,酚氨比较低,宜采制绿茶;茶叶受害 2~3 级时宜采用强采 +24% 虫螨腈,新梢叶质硬脆,酚氨比高,宜采制红茶。  相似文献   
999.
入侵植物含羞草对7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植物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含羞草(Mimosa pudica Linn.)茎叶水浸提液对7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含羞草茎叶水浸提液对7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化感效应,对7种受体植物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皱果苋>柱花草>白菜>豇豆>萝卜>绿豆>苦瓜,佐证了化感作用是含羞草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阐明水稻灌浆期耐夜间高温的分子机制,提高水稻耐热性,鉴定了水稻近等基因系耐热纯系XN0437T与热敏感纯系XN0437S在灌浆期夜间高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采用桶栽方法培育水稻,于开花期标记同一天扬花的颖花以保障所取颖花样品的生育进程一致;于水稻灌浆初期(花后第8天)进行夜间高温处理。高温处理结束后剪取带标记的颖花提取水稻籽粒总蛋白质,采用8-plex i TRAQ试剂盒进行蛋白质样品的差异显色标记,标记样品采用高效液相系统进行质谱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鉴定并定量了3130个蛋白质,耐热与热敏感水稻纯系间存在3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蛋白质功能注释结果显示,鉴定的3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中仅14个蛋白质(占38.9%)注释了功能,12个蛋白质(占33.3%)为推测性功能注释,10个(占27.8%)为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已注释功能的14个蛋白质中,5个蛋白质参与能量代谢,3个蛋白质参与物质转运与代谢,2个蛋白质参与光合作用,3个蛋白质为响应逆境的锌指蛋白质,1个蛋白质为响应逆境的热激蛋白质。【结论】灌浆期夜间高温影响水稻籽粒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物质转运与代谢、光合作用等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模式。水稻籽粒细胞中锌指蛋白质Q67TK9、Q10N88上调表达,锌指蛋白质Q5YLY5下调表达,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对夜间高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