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木霉菌筛选,培养及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光诱变以前筛选的5-5号木霉菌株,选择4个低温下(15℃)生长发育好,寄生腐烂菌核强的菌株。田间小区试验表明,5-5-36和5-5-36号施菌期以10月中旬,施菌量为每亩5-7.5公斤棉子壳培养的木霉菌效果最佳,产量较高。用5-5-36号菌株大面积防治油菜菌核病,其防效稳定在50.4-90.2%  相似文献   
22.
为探明湖南省草莓灰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及变异规律,采用荧光标记技术对湖南省9个地理菌群的180株草莓灰霉病菌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6个观察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6.22;有效等位基因(Ne)为1.27~4.89,平均值为3.44;不同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0.80,平均值为0.65;不同位点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7~1.83,平均值为1.34。供试180株样品9个SSR多态性位点上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13~0.91,不同位点PIC差异大,这一规律与I和H基本一致。不同SSR位点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21~0.77,平均值为0.65;群内遗传多样性(Hs)为0.19~0.50,平均值为0.40;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0~0.46,平均值为0.37;基因流(Nm)为0.58~4.47,平均值为1.16。不同地理菌群平均观察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分别为2.93和2.07,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67,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40,平均多态性位点数(NP)、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6.78和75%。依据不同地理菌群之间的遗传距离(0.2797~1.9225),将供试湖南省9个地理菌群分为4大类:第Ⅰ大类主要由长沙、邵阳、岳阳、衡阳、张家界、湘潭种群组成;第Ⅱ大类主要由郴州种群组成;第Ⅲ大类主要由株洲种群组成;第Ⅳ大类由常德种群组成。总之,湖南省各地草莓灰霉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地理群体间差异小,病菌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不同地区间存在病菌的移动。  相似文献   
23.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直播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pH分别升高4.41%、0.85%,全氮含量分别降低0.11g·kg-1、0.11g·kg-1,全磷和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水稻根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30.80mg·kg-1、17.93mg·kg-1,速效磷含量降低8.66mg·kg-1;水稻根际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15.13mg·kg-1、7.61mg·kg-1,速效磷增加9.66mg·kg-1。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活性有机碳和高活性有机碳分别增加2.17g·kg-1、0.56g·kg-1,全有机碳含量减少0.99g·kg-1;根际土壤全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2.39g·kg-1、2.64g·kg-1、0.72g·kg-1。稻鸭生态种养改变了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在水稻根域土壤的相对富集部位,即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富集部位主要在根表土壤,速效磷则主要在根际土壤。表明稻鸭生态种养明显改善了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状况,这可能对水稻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通过对植物材料除草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探索在除草活性测定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几个因素及可能引起误差的几个原因,为今后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5.
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危害严重、世界性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之一,棉花黄萎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立足国内外现有的棉花黄萎病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常规防治方法,结合时下新兴的生物有机肥防治、不同防治试剂之间混配等方法对棉花黄萎病防治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综合评述,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是确定生物性状与某种遗传变异的关系、探讨生物物种内基因的差异、了解生物种间亲缘和进化的关键技术,对生物群体遗传学、生物分类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近20年来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特别对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种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望了这些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从水牛粪便和胃残渣中共分离了230个标样,得到1150个菌株。通过对这些菌株降解滤纸速度的观察,筛选出了3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细菌。其中以301菌株能力最强,将1ml1.7×103cfu/ml菌液加入到含有滤纸的9ml2号培养液中培养,分解50%粗滤纸只需3d,全部分解只需7d。通过JSM-6360电镜4×104倍放大观察,此细菌为圆椭圆形,直径为225nm左右。此外,对301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不同pH值等培养条件下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油菜菜上真菌种类及其对菌核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
克隆并测定了中国柑桔黄龙病病原16SrD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表明属于柑桔黄龙病菌(Liberobacter asiaticum)亚洲种中一个新株系(中国厦门株系)。依据获得的16SrDNA特异序列,建立了柑桔黄龙病病菌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柑桔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为柑桔黄龙病的检测,特别是早期诊断、检疫和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杂交稻种子带菌及保活剂处理与生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杂交水稻种子带菌情况及保活剂处理后贮存2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收集了湖南长沙、沅江、常德、临澧等地的杂交水稻种子,保活剂处理前后通过组织分离了解种子带菌情况,同时测定了种子水分含量与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杂交稻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为曲霉、毛锥孢、链格孢与镰刀菌。不同地区不同组合携带的真菌种类有很大的差异。1999年收获的杂交稻种用保活剂处理后保存2年,携带真菌数量减少,发芽率比对照高1.8%-15.9%;2000年用保活剂处理的杂交稻种保存1年后,发芽率比对照高0.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