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112.
113.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成熟程度采收烟叶烤后综合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下部烟叶适时早收;中部烟叶在移栽后95 d表现出成熟特征时采收;上部烟叶在移栽后125 d表现出充分成熟特征时采收,能获得较好的内在品质和感官质量,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但经济效益最多减少4 576.05元/hm2。  相似文献   
114.
<正>近日,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净化湿法磷酸复分解生产磷酸二氢钾技术研究》项目在"德阳市科技表彰及成果转化促进会"上荣获德阳市201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在德阳市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的8个项目中名列第二。今年是德阳市提出全力打造西部新型化工基地的第一年,德阳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打造西部新型化工基地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川恒、宏达、蓥峰等磷化工企业,走以磷矿资源的精深加工为主线、以磷石膏综合利用为突破,强调资源精深加工的产业之路,要将新型化工  相似文献   
115.
116.
 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危害多种作物。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于土壤样品中该病原菌的分离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以胡萝卜、马铃薯、甘薯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对土壤中长喙壳属真菌的富集分离效果,确定了胡萝卜为最优诱导富集载体。进一步通过对胡萝卜片厚度、土壤相对湿度、培养温度、光照条件、保湿方式等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从土壤中分离长喙壳属真菌的有效方法,具体为:以厚度为3~5 mm的胡萝卜片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土壤样品相对含水量为10%~30%;12 h光暗交替或24 h黑暗;在22℃~26℃条件下不保湿进行培养,8 d后可从携带最低数量为10个孢子/g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靶标菌。采用该方法,对采自新疆、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共计108份自然或耕作土壤样品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从采自云南蒙自市、临沧市的45份土壤样品中均分离获得了长喙壳属真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所需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较高、成本低和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田间调查,可对样本量较大的土壤样品进行快速及时分离,以获得不同土壤生境中的长喙壳属真菌分离物。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福建水仙茶产地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显著高于永春水仙茶,其他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EC)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低于永春水仙茶;在基于儿茶素及生物碱组分对不同产地的判别区分中,FDA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永春水仙茶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6.0%、100%、100%、100%,总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8.8%,准确率较高.说明采用FDA建立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可实现对福建水仙茶产地的高准确率识别.  相似文献   
120.
几种抑芽剂对烤烟腋芽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烤烟腋芽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抑芽剂,对奇净、芽畏、抑芽敏、除芽通等4种药剂的抑芽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烤烟腋芽均有一定的抑芽作用,以药后4周的效果最好,各药剂处理抑芽率均在70%以上;药后6周除芽通和抑芽敏的抑芽率分别达81.44%和78.96%,抑芽效果分别为78.26%和76.81%,优于人工抹杈和其他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