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1篇
  7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了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及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籽粒GMP颗粒粒径范围为0.375~200 μm.GMP颗粒体积分布总体上呈双峰曲线变化,<12 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11.2%~45%,>12 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55.0%~88.8%.与弱筋小麦山农1391相比,强筋小麦藁城8901有较高比例的>12 μm颗粒.GMP颗粒数目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4 μm和<12 μm的颗粒数目百分比分别为97.5%~98.0%和99.9%,表明小麦GMP颗粒中绝大多数为<4 μm的小颗粒.在施氮0~24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2 μm颗粒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12~90 μm、>90 μm颗粒体积百分比增加,说明适量施氮能够显著提高GMP大、中颗粒比例.过量氮素不利于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文心兰EMS离体诱变及再生苗RAPD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浓度的EMS对离体培养的文心兰类原球茎薄切片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研究.发现EMS使部分薄切片褐化死亡,再生类原球茎的生长受到抑制,再生苗数量减少;EMS的伤害作用随诱变剂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但对试管苗的生长影响并不大.采用10条RAPD引物进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经EMS处理的再生苗DNA序列...  相似文献   
13.
小麦旗叶和芒的遗传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维传  张从宇 《种子》2000,(5):19-21
通过对20个小麦品种(系)的研究表明,旗叶、芒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旗叶、芒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度,旗叶性状遗传力中等,芒遗传力较高。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穗平均芒长均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旗叶开张角、披垂度与穗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旗叶长与开张角、披垂度正相关,旗叶宽与开张角、披垂度负相关。育种中可将旗叶宽作为良好的株型性状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 4.0 mg/L +Ad 2.0~4.0 mg/L+NAA 1.0~2.0 mg/L。蔗糖20~40 g/L+椰汁200 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相似文献   
15.
NaCl、KNO3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及其幼苗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NaCl、KNO3溶液处理4个辣椒品种种子,探讨了各溶液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萌发芽苗体内POD、S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天鹰和改良线椒8819的上述3项指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天鹰在受到NaCl处理时的发芽率和受到 KNO3处理时的发芽率表现截然相反的趋势,春雨在0.3%KNO3处理下有了71.4%的最大发芽率,用蒸馏水处理改良线椒8819更有利于发芽;相对CK而言,4个品种辣椒种子在NaCl、KNO3处理下,其POD同工酶谱带的带数增加,染色加深,而它们在受到同浓度离子的不同处理时,SOD同工酶酶带的亮度高低为:NaCl>KNO3>CK,说明高浓度的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种子的SOD同工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小麦抗赤霉病主效QTLFhb2的抗性遗传规律,采用单花滴注法接种,以病小穗数和病轴长为指标,对携带Fhb2的BC2F3、BC3F1和BC3F2小麦赤霉病的抗扩展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Fhb2在温麦6号和漯麦9号2个不同的遗传背景中,杂合基因型和供体亲本苏麦3号基因型的病小穗数和病轴长均达显著差异,而与轮回亲本基因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抗感分离比经卡方检验符合1∶3分离比例,其抗性遗传符合单个孟德尔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模式;携带Fhb2的纯合型单株表现出与轮回亲本相似的外观,可以作为育种材料直接利用。因此,通过与Fhb2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在F3及以后的世代中开展抗性和丰产性的鉴定筛选,将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中草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白藓皮对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白藓皮对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3%、82.3%和75.1%;胡椒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山芋黑疤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胡椒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4.5%:甘草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甘草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0.9%。  相似文献   
18.
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对小麦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栽培对小麦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麦田土壤变温幅度小,水分散失少;养分积累增加,有效分蘖多,后期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穗多,穗大粒多,增产效果显著。籽粒产量较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0.97%,10.29%,30.9%。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胁迫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大豆幼苗茎叶生长和主根伸长,增加侧根数,加大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抗旱能力。喷施宝、云大120、地中宝、福施壮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大豆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以喷施宝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云大120。  相似文献   
20.
抗旱剂对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抗旱浸种剂和拌种剂复合处理玉米种子 ,在较低的土壤水分条件下 ,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 ,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 ,植株保水抗旱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 ,出苗率、苗高、苗干重、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用浸种剂浸 8h和用 2 %拌种剂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和 8h清水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