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广布于长江干、支流及湖泊,为营底层性生活的鱼类,栖息于湖泊水流平缓的湖湾或石滩浅水地带;银鲴食性粗杂,适应性强,常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化边缘,在池底或底泥中刮取食物,主要为藻类,如硅藻、丝状藻、颤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动物,如小型甲壳类、象鼻溞等,是太湖水域较常见的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炭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效义  张伟明  孟军  杨旭  赵倩雯  陈温福 《玉米科学》2016,24(1):117-122,129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秸秆炭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延长玉米的生长时期和旺盛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玉米灌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干重的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产量提高了6.06%;4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干物质积累,降低行粒数,产量降低13.88%。适量的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促进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优于单施化肥;过量的生物炭用量会抑制玉米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在北方棕壤常规施肥条件下,适量配施生物炭增产效果明显,可用于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兴安白芷茎水溶性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洗脱时间、柱温、流速、检测波长、进样量对HPLC图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ypersil GOLD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34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速:1mL/min,洗脱时间:82min为洗脱条件,各色谱峰响应较均匀,色谱信息较全,分离度好,保留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14.
选择那曲县(海拔4 450 m)、改则县(海拔4 700 m)作为西藏高原气候典型地区,通过遗传-神经(GA-BP)网络训练,应用1983—2012年30年的数据建立GA-BP网络模型,采用前一年的气象资料预报当年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当2010—2012年连续3年的预报值均满足设定的阈值下限时,输出预测结果,这样使得模型在保证了预报精确度的同时兼具预报稳定性。结果发现:经GA-BP网络确定的2010—2012年3年模型预报值与真实值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8805、0.9363、0.9167,斜率接近于1;多年的模拟预报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处于0.1以下,小于设定的阈值下限。对于易获得气象资料的地区,研究成果可对高海拔地区未来月际间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进行预判,进而为将来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于缺测气象资料的地区,通过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结合气象条件类似的站点,可在大时间尺度下对该地区ET_0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同时对下年度灌溉制度的拟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02,自引:1,他引:101  
陈温福  张伟明  孟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24-3333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评述了生物炭在土壤、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等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低碳、循环、可持续视角,客观、辩证地探讨了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障碍,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生物炭产业的方向与建议,旨在为中国生物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新兴技术,生物炭技术及其应用在近年发展迅速,但由于来源、材质、炭化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生物炭特性及应用效果千差万别,研究结果难以比对甚至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制约生物炭功效发挥的关键因素,即生物炭的结构及理化特性入手,系统梳理了近年有关生物炭的定义、形成、结构、元素及其主要理化特性和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生物炭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的共性、差异性特征及规律,厘清了有关生物炭特性及功能的基本观点、现状和共识。认为,生物炭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是影响生物炭作用、功能及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决定了生物炭的应用领域、范围、量级、目标和方向,采用改性或优化调控技术是发挥生物炭功效优势、潜力与价值的关键。并从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生物炭研究与应用实际,探讨了未来有关生物炭理化特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旨在为生物炭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发展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微机判定管道泄漏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输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直接威胁着输油生产的安全。为了迅速准确地找到泄漏地点,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多种并进。在诸多的探漏方法中,水力坡降线法是大家熟悉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上、下游站的流量参数,计算出相应的水力坡阵线。两条水力坡降线的交点就是要寻找的泄漏点。但是,实际运行中原油粘度、比重以及测量仪表的精度都将影响测量参数的准确性,为此本文提出把上、下游站三种仪表的最大、最小两种极端情况排列组合呈64种组合,应用计算机完成这一复杂的运算,找出其中的两种组合,决定泄漏区的上、下游极端点。此外,为了便于输油管道设计、管理软件化,本文还提供了“泄漏探测程序块”。  相似文献   
18.
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鳜鱼的人工饲养早为人们所注意,但因其肉食性,有自相残杀现象,加之活饵料不易解决,故商业性养殖发展不快。我们根据苏南地区小型河沟水面较多,以及一般养殖场内亲鱼池中载鱼量不高的特点,进行鳜鱼混养试验,目的是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化较少的工本,取得高经济价值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19.
输油管线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主干课。近年来,建立了用于输油管线课程的模拟教学系统,包括物理模型模拟和计算机软件模拟两部分。采用小口径薄壁管线,按照相似原理建立物理模拟系统,输送水或油,可进行各种实验。研制了输油泵机组、供油泵机组等主要机械设备半实物模拟器,开发了工艺设计、输油仿真、调度指挥、泵站监控等软件,可设置不同长度、不同起伏状况的虚拟管线,进行各种工况的模拟实验。在不同的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根据级鱼商品鱼价格的波动规律(一般以每年的7月份前后价格最高),采取当年高密度培育大规格鳅鱼种,至冬季部分销售,部分继续养殖到翌年7月前后上市的方法,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级鱼鱼种300千克以上,个体平均重250克以上,平均亩利润在4000元左右(包括配套地)。现将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他精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池水深能保持1.5~2.0米为好。缓鱼养殖地与配套饵料地面积比为1:3,最好要有4只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每只池塘面积以2~6亩为宜。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