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技术,本研究根据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的β-tubulin基因序列设计外引物、内引物和环引物,并对扩增体系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使用羟基萘酚蓝(HNB)作为反应指示剂,反应体系(Bst DNA聚合酶0.16U/μL,外引物F3和B3均为0.2μmol/L,内引物FIP和BIP均为1.6μmol/L,环引物LB为0.8μmol/L,Mg~(2+)为4 mmol/L,dNTP为1mmol/L,甜菜碱Betaine为0.6mmol/L)在等温(64℃)条件下反应1h能特异性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以山核桃干腐病菌DNA为模板的反应液呈阳性(变为蓝色),而其余的病菌均为阴性(仍为紫色),该技术的最低检测限为1pg/μL。  相似文献   
32.
应用国际稻瘟病菌标准交配型菌株KA3和THl6对2000年从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4省采集的145个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安徽3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存在着Matl.1和Matl.2两种交配型,江苏省的23个可交配菌株均为Matl.1。各省间稻瘟病菌群体的可交配率差异不大,总的可交配率为48.3%。有9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交配产生了子囊孢子,可育率为6.2%。检测到2个两性菌株,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雌雄性别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用不同交配型的可育菌株进行互交,14个组合中只有1个组合产生子囊壳,但没有形成成熟的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33.
首次研究分析了灰葡萄孢霉菌群体中旁路氧化与菌丝生长对嘧菌酯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旁路氧化酶的专化性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50 μg /mL SHAM对采自浙江、江苏、山东三地的142株灰葡萄孢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29.03% ~48.33%之间,平均为10.49%。SHAM处理对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表现出明 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无SHAM时,嘧菌酯对上述群体菌丝生长的EC50(EC50Q)值在0.20~51.48 μg /mL 之间,平均为6.56 μg /mL;当SHAM浓度为50 μg /mL时,EC50 值在0.04~5.25 μg /mL 之间,平均为2.21 μg /mL。旁路氧化的相对贡献值F 最低为0.17,最高为24.40,平均为3.19。另外,少数在没有SHAM存在时对嘧菌酯表现"耐药性"的菌株在SHAM存在下对嘧菌酯也很敏感。  相似文献   
34.
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应用技术及防效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应用技术与导致药剂防效下降的因素。三环唑喷雾或浸根处理对稻瘟病都有显著防效,浸根处理优于喷雾处理;喷雾或浸根处理后5 d内表现较高防效,持效期达10 d;三环唑处理3 d后再次喷雾处理,不但可以提高防效,还可使持效期延长至15 d;在稻瘟病菌尚未侵入稻苗时用10 μg/mL三环唑喷雾处理,防效达81.3%,在稻瘟病菌完成侵入后再用三环唑处理,10 μg/mL药剂防效仅为35.6%。若水稻叶片有伤口,三环唑对稻瘟病则失去防效。药剂喷雾后1 h内降雨会导致防效显著下降, 3 h后降雨则对防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三环唑对水稻超氧自由基(O2· -)产生的影响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结果表明三环唑能刺激药剂-植物-病菌互作过程中O2· -的产生。O2· -清除剂甘露醇和抗坏血酸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于接种后处理却对三环唑表现拮抗作用。外源H2O2和O2· -及从经三环唑预处理并接种的植株获得的叶片泌出液都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三环唑对这种抑制作用表现明显的增效。说明刺激寄主产生O2· -和降低病菌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分别从未使用过噻呋酰胺及使用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浙江省稻田采集分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监测、分析病原菌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变化,研究了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抗药性风险;并以戊唑醇、井冈霉素等纹枯病防治常用药剂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噻呋酰胺油悬浮剂 (OD) 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未接触过噻呋酰胺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64) 的EC50值分布在 0.008~0.135 mg/L 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 (0.073 ± 0.005) mg/L,可作为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后续田间抗药性监测。接触过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30) 的EC50值分布在 0.009~0.126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069 ± 0.080) mg/L,未观察到明显的敏感性下降。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田间试验表明,采用12%噻呋酰胺油OD处理 7 d 后,绍兴稻田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而其他时间和地点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采用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抗药性风险低,对稻田天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7.
通过紫外诱变获得引起稻瘟病的稻梨孢抗嘧菌酯突变体B9-R2,此突变体对嘧菌酯表现为高抗药水平.B9-R2的40个单孢子后代的抗药性状稳定,但是随着在无药平板上转代和低温培养,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均下降,第10代的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分别下降22.6%和39.6%;4 ℃培养30 d后,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分别下降19.1%和29.4%.与野生亲本菌株B9相比,抗药突变体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下降65.8%和12.9%.B9-R2的黑色素产生能力和致病力与亲本B9菌株相同.嘧菌酯不抑制抗药突变体B9-R2黑色素的产生,但能强烈抑制孢子的产生,在100 μg·mL-1嘧菌酯的产孢培养基上其产孢量下降了93.2%.盆钵试验表明,在活体条件下突变体B9-R2对嘧菌酯也具有抗药性.  相似文献   
38.
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法,测定了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的冲积草甸土的有机质,Ca-CO_3的含量及pH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平均含量小于1%;土壤具有强烈的石灰性反应,CaCO_3含量大于15%;土壤呈中性和弱碱性反应。pH值变化在7.2~8.0之间,个别情况可达8.2~8.3。在周期性灌溉条件下,pH值是极不稳定的。在灌水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9.
浙江省果蔬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06年从浙江、江苏等地采集的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EC50 = (1.07 ± 0.11) mg/L]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连续监测了浙江省果蔬灰葡萄孢群体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浙江省果蔬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发展迅速,2012—2013年和2017—2018年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 (5.23 ± 7.79) 和 (24.30 ± 49.33) mg/L。其中,2012—2013年的抗药性菌株频率为15.3%,且均为低水平抗性 (LR) 菌株;而2017—2018年的抗药性频率上升至53.2%,并出现了7.5%的中等水平抗性 (MR) 菌株和1.3%的高水平抗性 (HR) 菌株。啶酰菌胺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产菌核数和致病力与敏感菌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啶酰菌胺抗性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 (SDH B) 均发生了点突变,共包括H272R、P225F和N230I 3种类型,其中H272R型突变占88.5%;其SDH A和SDH D均未发生点突变;而SDH C的突变 (G85A + I93V + M158V + V168I) 与对药剂敏感性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近年来在香榧Torreya grandis果实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褐斑病的病原菌,通过分离物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对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咪鲜胺、肟菌酯及吡唑醚菌酯6种防治药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从病样中分离到的菌株XF01在回接试验出现的症状与田间自然感病症状一致,证明菌株XF01为香榧果实褐斑病的致病菌。该病原菌菌丝初为灰白色,后为深灰色或青褐色;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无分枝,淡褐色;分生孢子多倒梨形或卵形,大小平均为19.258μm×9.048μm,横、纵隔膜分别为1~7个和0~3个,无喙或具柱状短喙,形态特征与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一致。该菌ITS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U525533)与链格孢菌株ITS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R864893.1)同源性为100%,并聚为一簇,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该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均为28℃,最适生长pH均为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65μg/mL;吡唑醚菌酯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2μg/mL,表明这2种药剂可用于香榧果实褐斑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