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启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34-135
本文对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现状、今后发展进行了剖析思考,在论及近年来病虫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促进防控工作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植保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2.
为筛选出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配比,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及组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在二者质量比介于2∶8~7∶3范围内表现增效作用,以3∶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73。基于该比例加工获得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并以此开展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浓度高于有效剂量37.5 g/hm~2时,药后3、14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88%和84%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以质量比3∶7混配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良好配方。  相似文献   
33.
入侵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本研究采集安徽省7市13县(区)草地贪夜蛾样本共167份,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位于Z染色体上的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两个分子标记对样品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草地贪夜蛾样本中86.23%是水稻型,13.77%是玉米型,而且安徽地区样品COⅠ序列特征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高度一致。针对水稻型和玉米型的Tpi基因序列10个差异单倍型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安徽草地贪夜蛾样品Tpi基因的第3和4位差异单倍型位点有3种不同类型。其中118个样本为玉米型(AT),20个样本为水稻型(GA),29个样本为杂合型(AT/GA),但根据差异单倍型位点的数量判断,所有样品仍属于玉米型。草地贪夜蛾在原产地的多种寄主,如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在安徽省均有种植,该虫对安徽省粮食生产构成巨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于1996年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当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范围很广,例如,能从粪便材料中分离出的细菌DNA来精确定量检测肠道菌,使我们能详细地分析肠道中优势菌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培养方法检测不到的非优势菌,为理解肠道菌群与机体状况关系提供重要线索.该技术从原理上分为荧光染料检测模式和荧光探针检测模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35.
田间试验表明75%PumaBarley水乳剂50~60mL/667m^2能有效防除大麦田看麦娘、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药后40d对看麦娘、野燕麦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在推荐用量下,对大麦生长安全,并且增产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36.
88.8%飞达红(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是江苏南通飞天化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内含新型高效植物源助剂SDP.为明确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8~9月我们在萧县进行了88.8%飞达红可溶性粒剂防除果园杂草试验.  相似文献   
37.
许杰  张启勇等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3):365-365,367
2.5%霸草灵EC防除麦田阔叶草,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比较理想,2.5%霸草灵EC 150ml/hm^2 56%二甲四氯DP525-750g/hm^2,药后15和50d的防效分别达到81.5%-87.1%和80.2%-85.1%;且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小麦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8.
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年来黏膜免疫在各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性的综述,内容包括黏膜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免疫特征,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性组分及作用机制,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辽北地区水稻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包括常规育种、杂交稻育种、新型叶面肥试验及水稻新品种筛选、展示和示范,以期为辽北地区水稻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0.
两优 93 2是用W 95 93S/胜优 2号组配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 ,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全生育期 13 5~ 140d ,与Ⅱ优 5 0 1相当。大面积示范种植 ,比Ⅱ优 5 0 1增产 8 0 %~ 10 2 %。高产栽培要求搞好化学调控 ,增施磷钾肥 ,适时晒田 ,科学管水 ,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