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针对气吸滚筒式花生穴播器投种过程中种子不能准确落入导种机构而造成漏播、重播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穴播器盖边缘开口位置和导种机构安装角度的方法寻求最佳投种轨迹,对种子脱离穴播器盖进入导种机构阶段建立动力学模型,明确了投种轨迹变化机理,确定了穴播器盖和导种机构的安装参数。借助EDEM仿真软件研究了穴播器盖和导种机构在不同安装角度下的投种性能,得出种子在与分种盘挡片接触状态下脱离穴播器盖边缘的投种性能最佳。选取穴播器盖安装角度、导种机构安装角度和机具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排种粒距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为试验指标,在排种试验台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穴播器盖安装角为17.10°、导种机构安装角为11.18°、机具前进速度为3.85 km/h的条件下投种性能最优,此时排种粒距合格率为95.3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调节穴播器盖安装角为17.10°、导种机构安装角11.18°,机具前进速度在3.05~4.65 km/h范围内,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排种粒距合格率大于89%、漏播率小于7%,重播率小于5%,满足花生单粒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32.
果树高接换头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3a的果树高接换头实践,在接穗切削、嫁接时间、砧木处理、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一条高接换头新技术。该技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且嫁接新梢生长壮、结果早。  相似文献   
133.
乙烯利对杏果实后熟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绿熟转色期的仰韶黄杏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CEPA)促杏果实后熟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00mg.kg^-1CEPA能加速杏果实叶绿素和AsA的降解、类胡萝卡素和花色素苷的积累、O2和H2O2产生、也能抑制SOD和POD酶活,认为CEPA加速杏果实成熟与促进细胞脂质过氧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4.
1选育过程 1998年6月下旬,在河南科技大学果树教学实习基地的葡萄园中,发现1株‘巨峰’葡萄部分枝干上所结的果实开始着色。7月初,该枝干上的果实完全着色,呈现出紫红色,具有明显的浆果成熟现象,果粒明显变软;经品尝,感到甜度明显上升,酸度下降,口感较好,并有一定的玫瑰香味。而其他‘巨峰’植株上浆果仍呈绿色,果粒没有变软,品尝后酸味浓重,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135.
实践性教学是果树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过去的实践性教学多单纯以教学为目的,很少考虑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由于果树生产缺乏科学技术,致使许多果园果树种植后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改变过去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已成为农林大专院校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该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把实践性教学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实践性教学规定的教学任务,又促进农村果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了解农村,培养他们学农、爱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为毕业后扎根农村、积极参与农村的经济建设打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淹水胁迫对鲜食葡萄形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为易涝葡萄产区鲜食品种选择和耐涝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主栽鲜食葡萄品种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模拟水涝胁迫的形式,研究不同品种在0、3、6、9、12、15 d持续淹水胁迫下的涝害指数和光合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个品种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淹水胁迫持续进行,所有供试品种的涝害指数均呈现升高趋势,早霞玫瑰最高,淹水12 d即达到100%,夏黑最低,淹水15 d为40%;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淹水15 d分别下降了15.8%~82.4%、59.2%~119.5%、62.1%~94.6%、67.3%~98.7%、4.1%~74.2%;而胞间CO2浓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至淹水第9 d上升了24.2%~122.6%;水分利用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至淹水结束不同品种减少了29.8%~86.7%;进一步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11个葡萄品种耐涝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夏黑(0.530)>阳光玫瑰(0.438)>深红无核(0.432)>克瑞森无核(0.4...  相似文献   
137.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适用于保护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的栽培,尤其适用于化肥农药用量大、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茬障碍突出、病虫害严重的温室大棚作物。该技术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需要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从而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