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慧丽  关静 《饲料博览》2009,(12):38-38
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生的疾病,是影响乳业生产最为严重、花费最为高昂的奶牛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奶牛自身免疫力低下、饲养管理不当、挤奶程序不规范、挤奶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  相似文献   
42.
正奶牛合作社的建立是黑龙江省克东县奶业发展的重点,为探寻该县奶牛发展新思路,笔者考察了北京市延庆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自治县奶牛合作社发展情况,依据考察情况,对克东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一、延庆县、土默特左旗、杜蒙自治县奶牛合作社发展模式与措施延庆县、土默特左旗、杜蒙县奶牛合作社均起步于2006年前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完善,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奶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3.
油棕猝倒病菌(Pythiums plendens)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试验根据P.splendens rDNA ITS区序列,设计了实时荧光PCR引物pyspF/pyspR及荧光探针pyspT,建立了P.splendens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012pg/μL。  相似文献   
44.
以引自河南洛阳的中国传统名花牡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引入的12个品种的牡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情况差异很大,通过各项指标(花型、花色、大小等)的对比,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为:十八号、春红娇艳、银红巧对。  相似文献   
45.
玉米叶片与穗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8年对6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叶长,穗粒叶及穗位叶上一、二叶、下一、二叶的茎叶夹角、叶形值,玉米果穗直径,穗轴直径,穗粒行数等性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穗位叶叶长与果穗直径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r=0.9561,即穗位叶长的品种表现为果穗粗。近穗位叶茎叶夹角平均值与穗轴直径、穗粒行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25和-0.9369。茎叶夹角大的品种穗轴直径小、穗粒行数少;茎叶夹角小的品种,穗轴直径大,穗粒行数多。叶形值平均值约为8时,穗粒行数、果穗及穗轴直径均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46.
大豆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因此其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很高.为提高进口大豆中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能力,给进口大豆检疫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统计分析2009-2019年全国口岸进口大豆基本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来源国(或地区)大豆中截获杂草、昆虫、真菌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数和种次数.结果显示:2009-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大豆进口量达到最大;大豆中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共136种,包括杂草84种、昆虫24种、真菌14种、病毒8种、细菌3种、线虫2种和软体动物1种.在所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中,疫情问题最突出的是杂草,检出种次数最多的3种杂草分别是假高粱(及其杂交种)、豚草和刺蒺藜草;检疫性昆虫检出种次数最多的是四纹豆象;检疫性真菌检出种次数最多的是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检疫性病毒检出种次数最多的是菜豆荚斑驳病毒.从疫情来源国来看,巴西、美国、阿根廷是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种次数最多的3个国家,其中巴西大豆以杂草、昆虫及真菌疫情为主,美国大豆以杂草、真菌及病毒疫情为主,阿根廷大豆以杂草和真菌疫情为主.  相似文献   
47.
羊皮肤霉菌病又称羊钱癣或脱毛癣,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主要有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小孢霉菌属等,最常见的是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1病因分析本病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秋冬季通风不良,羊舍潮湿,不勤换垫草,适于霉菌的生长,因此易发生钱癣。环境条件差易发生钱癣。如果养羊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从送检番石榴样品上发现一种黑斑病,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及重要性。[方法]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病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表明,病原菌为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结论]引起番石榴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芒果球座菌(G.mangiferae)。此前还未有G.mangiferae引起番石榴病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49.
[目的]目前有关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的关系及伴生细菌的病原作用是松树枯萎病研究的重点。为了揭示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松材线虫LIV幼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根据培养性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定LIV幼虫携带的是香茅醇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携带率为100%;每条LIV幼虫携带量在1.4×105~4.5×105。LIV幼虫生活在松褐天牛体内,是引起松材线虫病侵染流行的唯一虫态;新发现的香茅醇假单胞杆菌能分解纤维素及降解或合成萜烯和酚类化合物。[结论]LIV幼虫携带香茅醇假单胞杆菌的发现,揭示了松树、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细菌同为一体的紧密关系,并为揭示松树枯萎病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病原和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0.
高压脉冲电场快速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芪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考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提取方法,氧化酶反应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电场强度、料液比、脉冲数。此法提取黄芪中多糖达0.623%,得膏率达24.36%。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