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威岛”消毒剂是以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等复配而成的高效广谱消毒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防疫,蔬菜、瓜果、家畜家禽、鱼虾饲养等方面消毒,对真菌、细菌、病毒均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对人畜十分安全,目前还未见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报道。为探索其在农业上防病和治病的可能性,1990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防治黄瓜霜霉病和茄子绵疫病田间试验,取得初步结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微乳化中的作用和评价农药制剂微乳化对药剂生物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毒死蜱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最大增溶浓度和在不同表面活性剂 /水微乳体系中的最高浓度,研究了毒死蜱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增溶规律,得到了毒死蜱微乳剂的优化配方,并对30%毒死蜱微乳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最大增溶浓度和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水微乳体系中的最高浓度分别随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和表面活性剂 /水(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但表现出不同的增溶规律;优化后的毒死蜱微乳体系分散液滴呈球形,流体力学半径约25.9 nm;30%毒死蜱微乳剂与40%毒死蜱乳油对棉铃虫的室内LC50值分别为500和561 mg/L,无显著差异;在相近有效使用剂量下,微乳剂的田间防效并未比乳油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保证制剂中足够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是农药制剂微乳化形成与稳定的关键,农药制剂微乳化带来的农药有效成分分散度提高并不能显著提高药剂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3.
白菜种质资源对小菜蛾抗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Chines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84.
国外关于棉铃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抗性表达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关于棉铃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抗性表达研究与应用张文吉,张友军(北京农业大学应化系100094)棉铃虫的抗药性发展给我国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准确地监测棉铃虫的抗性水平和有效地防治抗性棉铃虫并控制其抗药性的继续发展,已成为棉花生产的重大问题。国外...  相似文献   
85.
影响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遗传及生物学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遗传及生物学因子张友军,张文吉(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100094)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是种世界性的危害严重的害虫,广泛分布在南纬40°到北纬40°之间,已有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中国...  相似文献   
86.
关于农药复配制剂研究开发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关于农药复配制剂研究开发的几点认识张文吉,李学锋(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100094)近几年,我国农药复配制剂有了一定发展,为解决农药新品种不足,保证农作物丰收起了积极作用,但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乱混滥用造成农药市场混乱,农民蒙受损失的问题。造成这些问...  相似文献   
87.
低浓度醚菊酯对鲤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鲤鱼在不同低浓度醚菊酯(48 h LC50的1 10、1 20、1 40、1 80分别设为试验1,2,3,4组)的长期(60d)暴露试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 1 80、1 40、1 20 组鲤鱼的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1 10 组鲤鱼的生长在20 d后受到的影响显著;1 20、1 10 组鲤鱼的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的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1 10组鲤鱼生理生化指标受到的影响极显著,1 20、1 40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影响效果也逐渐显著,1 80组影响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中谷草转氨酸ALT、谷丙转氨酸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 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 01); 浓度组1 10 和1 20 在试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25%和15%.  相似文献   
88.
三种药剂对不同龄期菜青虫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pieriserapaeL.)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至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使得菜青虫抗药性问题引起关注[1]。70年代对敌百虫、DDVP产生严重抗性,随后相继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2]。国外也曾报道菜青虫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产生了抗药性[3~4]。对菜青虫进行抗性监测,明确其对不同药剂的抗性水平,才能为化学防治和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打下理论基础。菜青虫抗性监测,FAO推荐的标准方法是微量点滴法,测定虫态是五龄幼虫。经多年对菜青虫的抗性监测发现五龄幼虫不是测定的最佳龄期,因为五龄幼虫接触药剂后,部分幼…  相似文献   
89.
增效作用和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对溴氰菊酯具有中等抗性和高等抗性水平的家蝇,在不同用药方式作用下,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变化不大;在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下,乙酰胆碱酯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  相似文献   
90.
细胞色素 P4 50和细胞色素 b5在 KQR和 HDS种群棉铃虫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含量不同 ,但变化规律大致相似 ,均是在 3龄期含量较低 ,从 3龄到 6龄含量上升并达到最高值 ,然后含量逐渐下降 ,直到蛹期达最低值。单加氧酶 MROD和 ECOD在 KQR种群棉铃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活性大小不同 ,而且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从 3龄到 6龄期间 ,MROD活性呈上升趋势 ,并在 6龄期达到最大 ,之后活性逐渐下降 ,在蛹和成虫阶段活性达最小 ;而 ECOD活性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间的差异则不是很大 ,没有明显的阶段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