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9篇
  18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机具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据,新机具不断投入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农机维修是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延长机具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2.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实验课缺乏严格的考试和管理,导致许多学生轻视实验课学习,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强化实验教学管理.2003年以来,资源环境系通过实验考试改革,提高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学生普遍重视了实验课的学习,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3.
采用随机区组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即对照组、低浓度灌胃组和高浓度灌胃组.对照组大鼠每只每天灌胃生理盐水2 mL,低浓度灌胃组和高浓度灌胃组大鼠分别灌胃脂源蛋白提取物各2 mL(浓度0.3 mg/mL和0.6 mg/mL).在灌胃7 d和14 d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10只,观察胰腺和小肠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灌胃7 d后,脂源蛋白提取物对照组与试验组胰腺脂肪酶活性[对照组(152±53.8) U/g,高浓度组(231.3±42.1) U/g]和小肠脂肪酶活性[对照组(73.2±6.5) U/g,高浓度组(90.5±5.2) U/g]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而对胰腺和小肠的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无影响(P>0.05);灌胃14 d后,脂源蛋白提取物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大鼠胰腺脂肪酶活性[对照组(155.9±48.9) U/g,高浓度组(248.0±24.6) U/g]和小肠脂肪酶活性[对照组(74.6±12.8) U/g,高浓度组(99.4±4.1) U/g]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脂源蛋白提取物对小肠蛋白酶活性[对照组(1.85±0.59) U/g,高浓度组(3.86±0.75) U/g]也有提高作用(P<0.01);小肠和胰腺淀粉酶活性在灌胃7 d和14 d后均有所上升,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脂源蛋白提取物主要增强胰腺和小肠脂肪酶活性,而且高剂量长时间给予脂源蛋白提取物也可使试验动物小肠蛋白酶活性增加,但对胰腺和小肠淀粉酶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4.
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分别以村和林班为基本单元,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永安市林业区划因子数据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以及县级林业区划的基本单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梅花鹿应激综合症的病理学变化,本研究以延边某养鹿场送检的2头因应激综合症而死亡的梅花鹿进行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患应激综合症的梅花鹿显著消瘦,皮下、心冠状沟、大网膜、肾脂肪囊等处的脂肪组织完全消失。颌下、腹下及各器官水肿.胸、腹腔及心包腔积液,胃肠道及部分器官组织出血:肺、肝、肾、脾、胃、膀胱等器官的局部组织呈现淤血、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其中以胃肠道的出血性肠炎为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本研究为梅花鹿应激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病理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密度对三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播种密度对3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合理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沙打旺(Astragelus adsurgens)在高密区第2年生产力最高(18321 kg·hm-2),第3年开始下滑;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中、高密区生产力的增幅和增量差别不显著,以第3年最高(22563和22108kg·hm-2);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在中密区第3年最高(7856 kg·hm-2);加大密度使沙打旺提早进入生长盛期,第2年即达到高生产力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苜蓿以中密区(20~30株/m2)效果最好;达乌里胡枝子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偏低,在黄土塬区草地农业中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77.
内蒙古宁城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11.25万hm2.进入90年代以来,历年种植玉米4万hm2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历年种植小麦0.27万hm2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细粮作物.多年来,在这两种作物施用种肥上,以进口的磷酸二铵为主,施肥常量为10~20kg/667m2.生产实践证明:磷酸二铵中所含的氮、磷两种元素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产量的农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平衡施肥原则的指导下,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宁城县开始推广钾肥和一些微量元素肥料,表现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78.
从陆地棉中克隆了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GhTFL1a和GhTFL1c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启动子预测和启动子活性研究。利用启动子分析软件PlantCARE预测得出,GhTFL1a启动子区域有脱落酸响应元件、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和顶芽特异表达响应元件等;GhTFL1c启动子区域有乙烯响应元件、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和水杨酸响应元件。因此,将pGhTFL1a和pGhTFL1c分别构建到启动子检测载体pBI121-GUS上形成融合表达载体,通过烟草瞬时转化检测得出这2个基因的启动子都具有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GhTFL1a和GhTFL1c在光周期处理和不同材料的陆地棉(栽培种和半野生种)中表达模式呈相反趋势。GhTFL1a基因受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和盐胁迫诱导,而GhTFL1c可以响应赤霉素(gibberellin, GA)、SA和ABA胁迫。研究结果初步表明,GhTFL1a和GhTFL1c可能参与了植物逆境胁迫脱落酸和水杨酸响应的调控,为在棉花中进一步阐明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研究冬小麦和苜蓿不同种植模式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粮草混播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依托 2014年在晋西南开展的田间试验,于 2017和 2018年研究了小麦单播、苜蓿单播和小麦苜蓿混播的作物产量以及土壤剖面氮素特征。结果表明:(1)两个试验年份内小麦苜蓿混播增加了作物生物量且小麦植株茎叶和籽粒氮含量均高于小麦单播;相比任一单作,小麦苜蓿混播显著提高了作物植株氮积累总量。(2)种植方式影响表层(0~ 3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3月春季返青时苜蓿单播高于小麦单播和混播处理,6月麦收时小麦单播和混播均高于苜蓿单播;苜蓿单独生长期(10月)200 cm深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依次为小麦单播 >混播 >苜蓿单播。不同生长时期小麦单播硝态氮随土壤剖面垂直淋失并于土壤深层大量累积,而小麦苜蓿混播后缓解了硝态氮的垂直淋失现象。(3)小麦返青时 0~ 30 cm土层苜蓿单播土壤铵态氮含量略高于小麦单播和混播,小麦地休耕苜蓿单独生长期 200 cm深小麦单播铵态氮含量低于苜蓿单播和混播。(4)越冬期(前一年 10月~ 3月)小麦苜蓿混播土壤无机氮得到了累积,小麦苜蓿共生期(3~ 6月)土壤无机氮处于消耗阶段,麦收后苜蓿单独生长期(6~ 10月)无机氮又得到了补充。  相似文献   
80.
红提(又称晚红、红地球)葡萄是名优晚熟高档果品,以色艳、美观、粒大、风味好、耐贮藏等特性而在市场售价昂贵。我县1995年引种栽植,经过4年技术探索及科学管理,1999年小面积丰产方666.7m~2(亩)产量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