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引进的‘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香妃’、‘26-3-4’和‘火洲黑玉’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6-3-4’品种在元谋地区表现良好,成熟较早、颜色鲜艳及耐储运,适合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栽培发展;‘火洲黑玉’品种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及耐储运,但果粒质量较小,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弱,‘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和‘香妃’4个品种果穗小、果粒软及不耐运输,不适宜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2.
张武  闫力  游月秋 《福建茶叶》2016,(8):171-172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茶叶包装设计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和色彩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有所了解,同时对茶叶包装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33.
为了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2014年利用吸虫塔和田间定点、定期的方法对大豆蚜虫的扩散飞行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吸虫塔监测中大豆蚜虫有翅蚜于5月13日始见,10月21日结束,历时154 d;其间共出现6次峰值,其中7月初至9月初的3次虫峰数量较多.田间无翅蚜最早出现在6月24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3个峰值;田间有翅蚜虫最早出现在7月1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2个峰值.  相似文献   
34.
中外早熟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匈牙利、奥地利、德国、法国、波兰等20个国家的336份大豆材料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58份,抗性材料64份,抗虫材料占34.7%,主要来自中国和俄罗斯。大豆品种抗虫性与大豆品种农业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不同地理生态区大豆资源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大豆品种抗虫性与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豆荚茸毛密度、种皮颜色呈显著相关,大豆植株矮小,籽粒小、豆荚荚毛少,种皮黑色的大豆品种抗虫性较好。  相似文献   
35.
利用性诱剂法连续5年对黑河地区大豆食心虫的成虫羽化期进行调查,并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大豆食心虫进行防控.2013年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最好,防控效果达到84.4%.生物防治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相对稳定,可有效降低虫食率,防治效果达到71.28%.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大豆食心虫虫食率,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6.
从茬口选择、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拱棚西芹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高标准农田产生的效益分析和机修农田培肥改良措施的论述,说明了机修农田与培肥改良是一项兼温保、水保、增收和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富民工程,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变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经过机修农田与培肥改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8.
刘方明  孟维韧  刘今子  张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1-15302,15305
从农田、林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分布特征方面入手,综述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较少,建议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技术可为土壤线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9.
陇中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地区垄沟栽培、垄作栽培、平作栽培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栽培较平作栽培增产72.0%,每hm2纯收入增加1 050元;垄作栽培较平作播种栽培增产36.0%;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675 kg/hm2为宜;种植密度以4.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0.
以甘肃苦水玫瑰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苦水玫瑰组培苗的诱导、增殖、继代、生根与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甘肃苦水玫瑰组培苗的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以 WPM+6-BA1.5 mg/L最佳,增殖倍数可达 3.56;继代4次后,丛生芽增殖倍数达到5.43倍。瓶内生根培养基以 WPM+IBA 0.1 mg/L+NAA 0.3 mg/L为佳,生根率可达82.68%。试管苗采用苗床栽培,用腐殖质、田园土和蛭石作基质,在50%遮阴率条件下植株生长量最佳,成活率最高,为9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