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7篇
  15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红掌试管苗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多个研究者在红掌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结果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试验,探讨红掌试管苗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为红掌试管苗培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榆凤蛾幼虫喜食榆树叶片,严重发生时,能将榆树叶片全部吃光。该虫在公主岭市1 a1代,以蛹越冬。成虫6月下旬羽化,幼虫为害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用2.5%森得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0%灭幼脲3号胶悬剂800~1 000倍液,防治1~3龄幼虫,杀虫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3.
可用于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根据是否依赖于温度循环,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可分为非等温和等温扩增两大类。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由于其有快速、灵敏、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逐渐显示出其广泛应用的潜力。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特别关注这些方法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为合理利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促进喀斯特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和宿主植物种类(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属14种AM真菌,其中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是石灰土和黄壤共有的优势种,石灰土特有的AM真菌包括地球囊霉(G.geosporum)、白色球囊霉(G.albidum)、双型球囊霉(G.ambisporum)、象牙白球囊霉(G.eburneum)和细凹无梗囊霉(G.scrobiculata),而波状无梗囊霉(A.undulata)是黄壤特有的AM真菌。土壤类型对AM真菌孢子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侵染率具有显著影响;宿主植物种类与AM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相关。石灰土紫弹树和单性木兰根际土AM真菌孢子丰度显著高于黄壤相同植物的,而红锥无显著差异;石灰土紫弹树和红锥的AM真菌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黄壤同种植物的。土壤类型对AM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侵染率均有显著影响,对均匀度指数也有显著影响;植物种类对Shannon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且AM真菌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侵染率受土壤类型与植物种类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土壤p H和全钾含量对AM真菌群落影响显著。因此,利用AM真菌促进喀斯特植物定植生长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应该考虑喀斯特土壤AM真菌具有区域特异性和物种偏好性。  相似文献   
55.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沈137是被广泛应用的优良自交系,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目前由沈137组配的沈玉10、沈玉13、沈玉14、沈玉16、沈玉17、沈玉18等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480万hm2,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6.
以10周龄白羽番鸭为材料,对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进行克隆和SSCP检测,并分析其多态与生长、肉质和脂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序列全长1 362 bp,与家鸭和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3.6%和69.2%;经SSCP分析,仅A4位点检测到多态,共3种基因型,序列比对发现在770 bp碱基之后插入/缺失1个AAAATCTTGTTTA序列和803 bp处发生A→G突变,该位点属中度多态,并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CC基因型个体的pH和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肌内脂肪(IMF)、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胆碱酯酶(ChE)则显著高于DD型的(P<0.05),CD基因型个体的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其他性状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推测,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的多态可能对肉质和脂肪代谢有着重要影响,CC基因型可能是脂肪沉积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57.
硅对不同辣椒品种生理特性、镉积累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Cd(10 mg?kg-1)胁迫下,叶面喷施有机Si和无机Si对不同辣椒品种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辣椒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污染(10 mg?kg-1)土壤上,2个辣椒品种对叶面喷施有机Si或无机Si的反应不同。喷施Si后,世农朝天椒的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8.1 %、11.4 %,艳椒425的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2.3 %、55.1 %;喷施Si提高了辣椒叶片CAT和POD活性;辣椒果实中Cd的形态以FNaCl>FHAC>FE>FHCl>>FW>Fr,喷施Si明显降低了世农朝天椒果实中乙醇提取态Cd、氯化钠提取态Cd含量和Cd总提取量,增加了艳椒425果实中氯化钠提取态Cd、醋酸提取态Cd含量和Cd总提取量;辣椒中Cd积累量以茎>根或叶>果实,叶面喷施有机Si或无机Si明显减少Cd在2个辣椒品种果实中的蓄集,艳椒425和世农朝天椒果实Cd积累量降幅分别为19.1 %、23.3 %和13.4 %、26.1 %;在相同处理条件下,辣椒果实中Cd的含量和积累量均以艳椒425>世农朝天椒。  相似文献   
58.
双孢菇菌糠生物炭吸附Pb2+机制及其环境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Pb~(2+),开发利用菌糠生物炭吸附剂,以双孢菇菌糠(MS)为原料,在350、550、750℃下限氧热解制备生物炭(MS350、MS550、MS750),并利用FTIR、XRD等技术对吸附前后的生物炭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萃取实验,研究菌糠生物炭对Pb~(2+)的吸附特性、机理及吸附后样品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样品的产率降低,pH值升高,芳香性增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MS350、MS550的吸附过程,而MS750以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较好符合。相较于MS350和MS550,MS750吸附性能最好,经Langmuir模型拟合,MS750的最大吸附量为266.23 mg·g-1。溶液pH值影响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在pH值2.0~7.0的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pH值升高而增加。机理分析表明:吸附机理包括矿物沉淀、阳离子交换、含氧官能团络合以及π电子配位;其中,矿物沉淀(CO_3~(2-), SO_4~(2-))是主要的吸附机制,其贡献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萃取实验表明:经吸附后,3种生物炭上的Pb~(2+)均以酸溶态铅和非生物利用态铅为主,说明吸附后的铅具有较好稳定性能,两种形态的铅占总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MS750(98.65%)MS550(95.91%)MS350(86.51%)。综合分析表明,MS750较其他温度生物炭不仅吸附性能更好,而且吸附后稳定性更强,故在环境应用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9.
以D-木糖为标准物质,地衣酚-盐酸为显色剂,建立了以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测定饲料原料中木聚糖含量的方法,当反应溶液中D-木糖浓度为0~100μg/mL时,其吸光度变化符合Lambert-Beer定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39x-0.0151(x为双波长吸光度差值),r=0.9972,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测定操作简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且相对误差小;所测10种饲料原料的木聚糖含量在2.69%~16.78%之间。  相似文献   
60.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 ,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事实上也存在着网络无限。网络与社会融合就是网络社会 ;网络与教育融合就是网络教学 ;网络与投资融合就是网络投资 ;网络与经济融合就是网络经济。此外 ,还有网络信息、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汽车等等 ,无不冠上“网络”二字。而今人类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困惑、机会与期盼莫过于方兴未艾的因特网技术 ,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网络经济。随着 1 999年 5月 1 9日 ,由网络股带动起来的中国股市迎来了久违的攀升 ,网络经济再一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