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本文利用FW-EPA程序分别完成了对三个带小跨高比综合斜筋连梁和普通配筋连梁,高度分别为24层和30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8度0.2 g和0.3 g地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判明了高层剪力墙类结构的位移反应和塑性铰分布特征。同时通过与已有框架梁延性需求的对比,结合对程序计算各连梁延性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小跨高比连梁的位移延性需求。  相似文献   
22.
记述从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上采到的巴利螨属一新种:寄巴利螨Paralycus parasiti sp.nov.。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类球红细菌对草莓的抗病、促生作用效果,分别在草莓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施用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100倍液,研究其对草莓株高等生长指标、果实产量的影响及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可使株高提高2.3%,茎粗提高9%,展开叶片数提高20.7%,开花数量增加19%,草莓单果质量增...  相似文献   
24.
摘要: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采用纸上法,设置不同浓度的0.5%几丁聚糖和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其中,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和茄子种子萌发的效果优于0.5%几丁聚糖,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番茄和茄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指标均最高,分别为92.64%、75.06%、9.47和87.64%、72.24%和9.5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14百分点、11.78百分点、2.96和24.66百分点、20.06百分点、3.87;1%香菇多糖6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5.15%、11.85,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势最高,为70.23%;0.5%几丁聚糖6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99.12%、67.26,1%香菇多糖4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指数最高,为9.45。在田间育苗时,根据不同作物选择适宜浓度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并随水施用,可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田间番茄诱抗促生的效果,选用香菇多糖、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毒氟磷、寡糖·链蛋白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在番茄苗期、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不产生药害,均是绿色安全的植保产品;其中,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对番茄诱抗促生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番茄开花率,对番茄晚疫病防效达78.64%,667m2产量最高,达6 236.5 kg。建议生产中,在番茄生育期多次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且优先施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26.
【背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6年以来迅速扩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目前已入侵我国27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化学防治是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应急防控措施,经过几年的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防治策略的有效性。其发生范围持续北扩,而目前2020—2021年国内不同种群及长城防线种群抗药性现状以及年度间变化性研究较少。【目的】 明确我国不同区域种群(包括长城防线)的抗药性现状与差异,为草地贪夜蛾防控的科学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采集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样本,通过对单头样本杀虫剂靶标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2020—2021年采自13省(自治区、直辖市)47市(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362头个体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双酰胺类杀虫剂靶标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草地贪夜蛾部分个体在氨基甲酸酯类药剂靶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基因ace-1上存在突变,种群有6种ace-1基因型。ace-1基因检测到A201S和F290V位点突变;其中A201S均为抗性杂合突变,突变频率为8.4%;F290V为14.9%的抗性纯合突变和25.7%的杂合突变,未检测到G227A位点突变。重点防范区F290V位点突变频率高于迁飞过渡区和周年繁殖区,而在A201S位点突变频率均低于两区。长城防线、黄淮海阻截攻坚带、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华南监测防控带ace-1基因突变频率均较高。A201S和F290V突变频率在2021年均较2020年种群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靶标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基因vgsc和双酰胺类药剂靶标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基因ryr均未检测到靶标基因突变。【结论】 草地贪夜蛾种群氨基甲酸酯类靶标基因已发生较高频率的突变,说明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中应尽量减少使用。本研究显示草地贪夜蛾拟除虫菊酯类和双酰胺类杀虫剂靶标基因尚未检测到突变,这两类杀虫剂可与其他作用机制药剂科学轮换用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鉴于目前已检测到这两类药剂的靶标基因突变个体,以及其国内近缘种甜菜夜蛾对这两类药剂存在较为普遍的杀虫剂靶标基因突变等情况,今后应开展草地贪夜蛾在室内外药剂高选择压力下以及寄主变化对主要防控药剂的靶标基因突变的影响,并加快抗药性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