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对已知抗性水平的抗病、中抗和感病自交系材料逐株进行病情严重度分级调查。采集不同级别病株的玉米新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ID-ELISA)检测病株叶片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fijivirus,RBSDV)。采用SPSS软件对O.D405光密度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抗性水平、不同级别的玉米自交系病株叶片内的RBSDV浓度差异显著(F=237.499,P<0.01),且随病株病级加大,病毒浓度升高;而相同病级的抗病、感病和中抗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RBSDV浓度无显著差异(F=0.775,P=0.598);抗病自交系病株叶片中的病毒总浓度显著低于感病自交系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粗缩病病株叶片内的病毒浓度与生物学症状呈正相关,病情越重,病毒浓度越高。RBSDV一旦侵入寄主,在抗病、感病和中抗的自交系植株体内均可增殖,并运转到新生叶片。此结论为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玉米抗粗缩病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63.
为了明确抗性基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水平及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Ty-1、Ty-2、Ty-3及Ty-3a的分子标记对43个番茄品种(含供试品种37个,对照品种6个)进行抗性基因型分析,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验证不同抗性基因型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3份参试番茄品种中,31个品种携带抗病基因,占全部参试品种的72.09%,其中Ty-1检出率为65.12%,在番茄抗病毒病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共检出10种抗性基因型,分别包括1~3种抗性基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Ty-1/ty-1+Ty-2/ty-2+Ty-3a/ty-3a、Ty-1/Ty-1+Ty-2/ty-2+Ty-3a/ty-3a、Ty-1/Ty-1、Ty-1/ty-1+Ty-3/ty-3、Ty-1/ty-1+Ty-3a/ty-3a、Ty-1/Ty-1+Ty-3a/ty-3a、Ty-3a/ty-3a、Ty-1/ty-1+Ty-2/ty-2、Ty-1/ty-1、Ty-2/ty-2,其中含有单基因杂合抗性的番茄品种,抗性表现为中抗或感病;含有2个及2个以上抗性基因的品种表现为中抗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