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2008年4~9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了不同施N水平对红干椒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红干椒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而蒸腾速率在14:00之前较高,之后各处理间差别不大.施氮对株高的影响不大,株展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受有效椒率的影响,有效产量以N5最高,兼顾高产高效,红干椒高产栽培施氮量以187.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32.
深松措施下磷肥施用深度对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深松措施下磷肥施用深度对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实现根系与磷素在空间上充分耦合,可为玉米高产栽培磷肥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裂区设计,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副区为施磷深度,研究深松措施下不同施磷深度不同春玉米品种的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和根系活力,并分析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旋耕措施下,0~20 cm土层根干质量吐丝期P12和P18较高,乳熟期P12较高,P24吐丝期低于P6而乳熟期高于P6; 20~60 cm土层吐丝期和乳熟期磷肥深施处理均高于P6,以P12最高。深松+旋耕措施下,0~20 cm土层春玉米根干质量吐丝期施磷深度处理均高于正常施磷P6,0~20 cm土层乳熟期和20~60 cm土层吐丝期和乳熟期均为P12和P18较高。旋耕措施下0~20 cm和40~60 cm土层比根长P12最大,与P6差异显著,20~40 cm土层P24最高。旋耕措施下3个土层根系活力和0~20 cm,40~60 cm比根长均表现为P12最高,深松+旋耕措施下根系活力除20~40 cm吐丝期外,P12与P18差异不显著,均高于P6,比根长0~20 cm土层吐丝期和乳熟期P12最高,P24最低,40~60 cm土层P12和P18差异不显著,P12高于P6和P24。除吐丝期2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外,2个生育期各土层根干质量、比根长和根系活力与产量呈显著、极显著相关,根系干质量和比根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深松和磷肥施用深度,根系活力与深松密切相关。综上,春玉米总根干质量、比根长和根系活力与产量呈正相关,总体表现为深松+旋耕旋耕措施,磷肥施用深度在旋耕措施下12 cm左右较为适宜,在深松+旋耕措施下12~18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3.
在高密(9.26万株·hm-2)种植条件下,研究了4个春玉米品种(内单314、宁玉3 09、金山116、金山20)的受光态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单株叶面积以内单314最大,且 棒三叶及以上层位叶片的分布比例在4个春玉米品种中均最高;4个春玉米品种不同层位叶向 值总体表现为棒三叶上>棒三叶下>棒三叶,其中棒三叶上以及棒三叶均以内单314最大, 以宁玉309最小,棒三叶下以金山20最大,金山116次之,内单314最小;不同生育时期光合 势以吐丝至乳熟期最大,品种间表现为内单314>宁玉309>金山116>金山20;净光合速率 除08∶00以外,其它各时段均以内单314最高;平均瞬时光能利用率以内单314最大,宁玉30 9次之,金山20最小;在4个春玉米品种中,内单314受光态势好,光合能力强,产量最高, 是试验所在地西辽河平原高密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4.
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立双  杨恒山  毕文波  张瑞富 《玉米科学》2014,22(4):120-125,131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高量施肥和减量施肥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N吸收量和吸收速率高量施肥均高于减量施肥;除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外,K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总体变化趋势与N相同;P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在出苗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至吐丝期高量施肥低于减量施肥,其他生育阶段均为减量施肥低于高量施肥。植株N、P、K的积累量各生育时期高量施肥均高于减量施肥。完熟期高量施肥和减量施肥各器官N、P分配比均以子粒中最大,且高量施肥均低于减量施肥;K分配比例以茎中最高,高量施肥高于减量施肥。玉米N、P、K的收获指数和养分利用效率年度间均表现为减量施肥大于高量施肥。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后玉米植株养分吸收与转运特性,以7龄紫花苜蓿地为前茬,连续3年采用当地同一高产栽培方案种植玉米,测定植株N、P、K养分的吸收、积累及转运。结果表明:苜蓿轮作玉米后,植株氮、磷含量吐丝后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植株钾含量在吐丝前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年份植株氮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在乳熟-成熟期差异最大,植株磷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差异不显著,植株钾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在出苗-大喇叭口期差异最大。植株氮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均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植株磷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差异甚微;植株钾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均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苜蓿轮作玉米后,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植株N、P、K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氮养分转运率增加。  相似文献   
36.
健宝是近年来引入中国适于农田种植的新型牧草。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种植株高可达35 0cm~ 36 0cm ,株高增长速率最大达 5 5 0cm/d ,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值为 5 3g/d ,最大LAI达 14 72 ,LAI >5的持续日数长达 90d之多。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 0 9894 ) ,粗蛋白质含量 (% )与株高 (cm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2 1 985 3- 0 0 5 43x ;粗纤维含量与株高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r =0 976 5 ) ,粗纤维含量 (% )与株高 (cm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16 1915 0 0 4 0 4x。生长季内干草产量持续增加 ,鲜草产量及粗蛋白质产量后期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37.
优化大兴安岭冻土生态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林区经过40多a的开发与建设,冻土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文章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冻土类型、特征的阐述,提出冻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8.
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7月在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以3年生芦笋格兰德(Asparagus officinalis L. cv. Grande)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笋期施氮量在N 0~360 kg/hm2的范围内,绿芦笋产量和合格笋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嫩茎抽生数和其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是笋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施氮促进细茎笋(直径小于0.5 cm)长粗从而降低了不合格笋的比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增加,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不大。粗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矿质元素含量在适宜施氮水平下较高,高施氮和不施氮处理含量均较低。采笋前期芦丁含量较高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采笋后期芦丁含量降低,且处理间差异变小。在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N 240 kg/hm2左右,不仅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较好的营养品质,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9.
施磷深度和深松对春玉米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磷肥施用深度是影响玉米对磷吸收利用的因素之一,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重心下移,提高根系的生理活性。研究深松措施下不同施磷深度春玉米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明确深松措施下春玉米高产栽培减磷增效的适宜施磷方式。 【方法】 2014年采用裂区田间试验,以耕作方式为主区,设旋耕、深松 + 旋耕两个处理;以施磷深度为副区,设6 cm (P6)、12 cm (P12)、18 cm (P18)、24 cm (P24) 4个处理,以不施磷肥为CK。2015年进行了深松措施下大田验证试验。测定了春玉米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重、磷含量、磷素吸收量,分析了不同施磷深度下春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讨论了土壤磷素分布与春玉米根系分布的匹配关系对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的影响。 【结果】 不同施磷深度下春玉米籽粒产量均表现为P12 > P6 > P18 > P24,耕作措施间表现为深松 + 旋耕处理高于旋耕处理,在深松 + 旋耕处理下P12处理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株地上部磷含量吐丝期和完熟期均以P12处理最高,P6处理次之,P24处理最低。干物质重均以P12处理最高,耕作措施间表现为深松 + 旋耕处理高于旋耕处理,旋耕处理下吐丝期和完熟期不同施磷深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深松 + 旋耕处理下吐丝期不同施磷深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完熟期P12处理与P24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磷素吸收量均以P12处理最高,旋耕处理下吐丝期前P12处理较P6处理 (常规施磷深度) 提高7.47% (2014),吐丝期后P12处理较P6处理提高3.85% (2014),深松 + 旋耕处理下吐丝期前P12处理较P6处理提高10.32% (2014)、9.01% (2015),吐丝期后P12处理较P6处理提高9.34% (2014)、10.20% (2015),深松进一步促进了春玉米对磷素的吸收,且在吐丝期后表现得更为明显。磷素吸收效率均以P12处理最高,P6处理次之,P24处理最低,P12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磷肥利用效率均以P12处理最高,在旋耕处理下P12处理较P6处理提高19.22% (2014),深松 + 旋耕处理下P12处理较P6处理提高29.22% (2014)、29.04% (2015)。 【结论】 深松措施下,磷肥施用深度适度下移至 12 cm 可提高春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磷肥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是玉米高产栽培减磷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浅埋滴灌春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筛选出适合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最佳灌水定额,为应用和推广浅埋滴灌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400.20m~3/hm~2(CK),1 050.53m~3/hm~2(DG1),1 700.85m~3/hm~2(DG2),2 351.18m~3/hm~2(DG3),3 001.50m~3/hm~2(DG4)浅埋滴灌和常规地面漫灌3 201.60m~3/hm~2(GG)共6个灌溉定额处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1)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浅埋滴灌春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2)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为DG4最大,DG3次之,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DG3DG4且GG处理最低;(3)DG3较GG处理的产量提高6.03%,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44.50%。[结论]浅埋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 351.18m~3/hm~2的灌溉制度节水、节膜、增产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