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西北干旱区不宜作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基地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我国西北干旱区不能承受"耕地后备资源基地"之重任。西北干旱区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高山冰川资源减少、河流萎缩、荒漠化、盐渍化、沙尘(暴)等,对我国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西北干旱区所谓的"耕地后备资源",其实就是沙漠与绿洲之间具有较好植被覆盖的过渡带,也是宝贵的绿洲缓冲带,对于绿洲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它们一旦被开垦,恢复起来非常困难甚至难以恢复,开垦的生态成本过大。在我国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安全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耕地后备资源的概念,特别是干旱区作为主要耕地后备资源基地的概念,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和淡化。从全国生态安全格局来看,西北干旱区防治荒漠化威胁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应该突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走节水与高产之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此,建议中央政府考虑在西北干旱区颁布"禁垦令",严格限制耕地扩张并适度减少耕地面积。我国粮食增产、稳产的重任只能放在东部粮食主产区,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