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3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温度对中国对虾能量分配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5年8月~10月,在20℃、25℃和30℃下,以日本刺沙蚕为饵料,测定中国对虾的能量分配和元素组成(CNH)。结果表明,水温30℃时呼吸能显著增大(P<0.05),占摄食能的77.8%。三个温度下平均能量分配比例为:排泄能2.27%,粪便能3.46%,蜕壳能4.19%,生长能22.27%,呼吸能67.73%。呼吸能的变化对生长能影响显著。元素组成以20℃含量最高,虾体能值也最大。C/N值变化表明,随温度升高,脂肪作为中国对虾能量代谢的能源物质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42.
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源及碳氮源含量对液体培养杏鲍菇菌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产胞外多糖最适碳源为淀粉,其最佳浓度为6%。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胞外多糖的生产,最适有机氮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43.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背涡流特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于水槽中对6种混凝土人工鱼礁模型的背涡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来流速度为13.5、23.5、33.5cm/s),并对背涡流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来流速度下,6种混凝土模型礁背涡流长度、高度、面积均随礁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其背涡流相对值均随礁高的增加呈下降趋势;6种混凝土模型礁其背涡流长度为礁高的2.02—3.73倍;背涡流高度为礁高的1.06—1.70倍;背涡流面积为礁迎流面面积的2.45~4.80倍。  相似文献   
44.
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矮脚黄’的雌蕊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IEF程序、IPG胶条pH范围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利用Tris-HCl提取方法,使用pH 4~7 IPG胶条和改进的等电聚焦程序,改良银染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开花前2 d的花蕾雌蕊和开花2 d后的雌蕊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187个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45.
张硕  马满园  代晓琳  张崇禧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06-108,121
为了探讨即食鲜海参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对鲜海参漂烫、调味、蒸煮等工艺进行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得出最佳加工工艺为:腌制温度21℃、腌制时间70 min、调料浓度64%,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感官评价为9.3分,符合商业无菌标准。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能真实地反映腌制温度、腌制时间、腌制调料浓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通过优化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工艺,并建立了一种生产软包装即食海参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6.
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褐菖鲉音响驯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体质量为32.3~65.7 g的褐菖鲉Sebastisous marmoratus幼鱼进行了音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驯化3d后,试验组褐菖鲉对声音开始产生趋向性;试验组鱼的反应时间在驯化第2~5天时,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驯化第9天时与对照组接近(P>0.05),驯化第10天~第25天时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驯化第17天时反应时间达到最低值2 s;试验组鱼的聚集时间在驯化第2天~第6天时下降明显,之后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聚集时间下降趋势趋缓,驯化第12天时接近对照组( P>0.05),并从第14天开始低于对照组,驯化第14天~第16天、第18天~第21天、第23天~第25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驯化第19天时聚集时间降到最低值26 s;试验组鱼的聚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驯化第20天时聚集率达到最高值86.7%,而对照组则时高时低,并且从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试验组( P<0.05);在试验的后5 d投放人工鱼碓后,放音时仍然能将试验组(不投放饵料)大部分褐菖鲉从鱼礁中引出,聚集率最低为75.0%,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150 Hz矩形波断续音能够对褐菖鲉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而且能明显吸引聚集在人工鱼礁中的褐菖鲉。  相似文献   
47.
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对26个菜用大豆品种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丰14、96p11、东新1号、BN-1、9118和小萤壳-1是鲜荚、鲜粒产量最优的品种;BN-1、小萤壳-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东新1号和诱处4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以上6个菜用大豆品种适合于北京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48.
在水槽内观测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对两种不同结构PVC材料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模型礁的集鱼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槽内无论有礁还是无礁,两种鱼均喜欢栖息在水槽两端的角落或侧壁,在水槽的Ⅰ区和Ⅱ区的平均出现率为20%左右;大泷六线鱼与许氏平鲉的对礁接近行动指数,在方形礁角形格底板试验B1组中分别为1.12和1.03,在十字礁角形格底板试验B2组中分别为1.16和1.05,大泷六线鱼高于许氏平鲉,两种鱼对十字礁的接近行动指数和平均出现率要略高于方形礁.  相似文献   
49.
不同类型有机复混肥在蔺草田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相同配方的猪、鸡粪两种不同有机肥源的蔺草专用肥与常规化肥施用的效果比较,均有显著的增产、提高质量效果,尤其是鸡粪型处理区比常规区产量增25.9%,120cm以上草茎增28.7%。猪粪型处理区比常规区产量增5.91%,120cm以上草茎增9.29%。且有机肥处理区都表现草茎枯梢率明显降低。草茎的色泽好.光滑、茎实,富有弹性,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50.
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水温为(18±0.5)℃、盐度为34.3、pH为8.3的养殖条件下,通过观测试验水槽内幼鲍Haliotis和幼海胆Hem icentrotus pulcherrimus在无模型礁和有模型礁状况下的行为反应,探讨了适合幼鲍、幼海胆栖息的模型礁的结构与形状,并统计分析了4种不同结构的PVC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的聚集率。结果表明:模型礁对水槽内幼鲍、幼海胆的分布均有影响,对幼鲍和幼海胆均有聚集作用,Ⅰ型和Ⅳ型模型礁对幼鲍的聚集效果较好,最高聚集率可达60%和53%;Ⅰ型模型礁对幼海胆的聚集效果较好,最高聚集率可达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