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175头、1.344和0.315 d;蠋蝽锁定猎物后,其口针可从草地贪夜蛾的头部、胸部或腹部各节刺入,当猎物尝试摆脱时蠋蝽随其移动,维持口针伸展刺入猎物体内的状态,直至猎物被征服失去活力;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吮吸持续时间较长,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躯干瘪后,蠋蝽才收回口针,继续搜索并攻击下一头猎物。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22.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不同龄期及密度亚洲小车蝗取食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两种方式,分别测定了亚洲小车蝗1~3龄、4龄、5龄和成虫在虫口密度5、15、30头/m2下取食牧草对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期蝗虫取食对牧草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作用,产草量增加,罩笼试验产草量高于模拟取食试验;随亚洲小车蝗龄期增加,取食量加大,草地产草量迅速下降,成虫期产草量最低。罩笼方法与模拟方法结合能真实地反应蝗虫取食与草地产草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4.
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与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均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检验两种卵寄生蜂混合释放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本试验于田间同时释放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统计分析了两种卵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能及种间竞争情况。结果显示,短管赤眼蜂对释放的草地贪夜蛾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52.94%,卵粒寄生率为3.28%;对田间自然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53.33%,卵粒寄生率为5.80%。夜蛾黑卵蜂对释放的草地贪夜蛾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88.23%,卵粒寄生率为9.96%;对田间自然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100.00%,卵粒寄生率为50.33%。在未进行放蜂处理的对照田中,未出现短管赤眼蜂,夜蛾黑卵蜂的卵块寄生率为23.57%,卵粒寄生率为7.67%。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夜蛾黑卵蜂在田间竞争中处于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卵寄生蜂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种内干扰效应对其自身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分别为0.790、0.849和0.818,处理时间分别为0.041、0.027和0.036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390、37.037和27.778头;随着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5龄若虫和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捕食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时均受到种内干扰的影响,干扰常数分别1.372、1.410和1.309。表明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均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成虫的控害潜能大于5龄若虫。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分别对有效交配后, 单头饲养和配对饲养的蠋蝽雌虫寿命和繁殖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有效交配后, 单头饲养的蠋蝽雌虫平均产卵量为343.80粒?平均产卵次数14.83次?平均寿命为53.13 d, 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配对饲养)的平均产卵量(258.20粒)?平均产卵次数(10.63次)和平均寿命(45.30 d); 蠋蝽的单次产卵量?卵孵化率?卵直径均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小, 其中单头饲养组的减小趋势显著; 单头饲养组蠋蝽的卵孵化率为59.5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89%, 而单头饲养组蠋蝽单雌所产卵的孵化数192.95头较对照组的177.87头更高?蠋蝽雌虫有效交配后进行单头饲养有利于延长蠋蝽寿命?提高其繁殖力?  相似文献   
27.
大眼蝉长蝽[Geocoris pallidi pennis (Costa)]作为一种捕食性昆虫,是棉花和其他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室内大规模繁殖大眼蝉长蝽对于棉田害虫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米蛾卵+菜豆叶片饲养作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的人工饲料对大眼蝉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4种人工饲料分别以柞蚕匀浆液、柞蚕脱脂粉、柞蚕全脂粉和柞蚕冷冻干粉为主,并添加蔗糖、玉米油、鸡蛋黄、脱脂奶粉等配制而成.研究结果表明:以匀浆液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喂养效果最佳,大眼蝉长蝽成虫获得率最高,达到了76.0%,若虫发育历期为(34.42±0.80)d、产卵前期为(7.80±0.33)d,均显著长于对照;雄虫体重为(1.88±0.05)mg、雌虫体重为(2.90±0.04)mg,单雌产卵量为(46.10±1.85)粒、卵的孵化率为(0.80±0.04),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汇总了30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生物防治研究所)引进的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系统介绍了引进生防资源的种类、数量、来源国家、引种单位和应用情况,并对未来资源引种提出建议。30年来,累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89种、232批次,提供给国内至少21家教学、科研及生产单位。据统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至少69种、212批次,包括茧蜂、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绒茧蜂、捕食蝽、捕食螨、古巴蝇、食蚜瘿蚊、防杂草象甲、防杂草实蝇等;引进境外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20种、20批次,包括耳霉、疫霉、白僵菌、绿僵菌、轮枝菌、虫霉菌、多角体病毒、生防线虫等。这些引进资源的一部分,如广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半闭弯尾姬蜂、小黑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黄瓜新小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已在我国商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水果、茶叶、林业的病虫害防控,部分天敌昆虫已成功定殖,成为国际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显著提升了我国生物防治科研、教学和生产水平,促进了我国生物防治事业的进步。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型农业生产形势下,发展生物防治,加强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9.
生物防治作用物研发与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生态康复型农田绿色控害技术研究"和"新种植模式下生物防治主打型控害技术研究"的科研产出为主体,围绕我国生物防治产品创制、技术研发、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系统归纳了十年来生物防治作用物研发与应用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0.
几种糖类物质对蠋蝽取食行为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捕食范围广的天敌昆虫,糖类物质是昆虫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人工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促食因子。本研究通过在蠋蝽产卵期内补充6种糖溶液,测定其繁殖力参数,并比较蠋蝽对6种糖溶液的取食行为选择,筛选出其中对蠋蝽最具吸引、促食作用最强的糖类。结果表明,糖的相对甜度大小与蠋蝽繁殖力高低无显著相关性,与行为选择有关,蠋蝽对6种糖类取食行为选择的喜好程度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海藻糖葡萄糖肌醇,且都明显高于蒸馏水,表现为偏向选择甜度较高的糖类;补充6种糖类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为:补充麦芽糖或海藻糖溶液能显著地增加蠋蝽的繁殖力,其中补充麦芽糖的蠋蝽产卵量为323.85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6.81粒;补充海藻糖蠋蝽的产卵量为271.13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8.14粒;补充肌醇蠋蝽的繁殖力各项指标最低;补充果糖或蔗糖不能明显提高蠋蝽的繁殖力,但这两种糖类相对甜度较高,对蠋蝽的吸引作用较强,且成本也较低,可作为促食剂加入饲料中或在产卵期补充营养。本研究结果为改良人工饲料中的糖类物质促食因子和提高蠋蝽繁殖力提供了参考,也为深入研究蠋蝽人工饲料中其他种类促食因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