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冬春两季是猪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猪呼吸道病种类繁多,致病因素复杂,临床症状不一,病程长,疗程久,是养猪专业户和集约化猪场冬春季节最常见、最棘手的疾病,防治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2.
布鲁氏菌病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羊的途径进行疾病传染的,同时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性.本文主要是针对兽医实验室进行实用布鲁氏菌病中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3.
对平流层辐射处理SP3谷子和对照CK3谷子雄性细胞发育的研究表明,雄性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从孢原细胞开始,经初生造孢细胞、次生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和单核小孢子中央期、单核小孢子液泡期(单核靠边期)、单核小孢子成熟期直到二细胞花粉、三细胞成熟花粉结束。其中四分体形成属连续型。雄性细胞异常发育有几种情况:小孢子母细胞强烈液泡化,细胞质收缩解体,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小孢子母细胞液泡化,呈能进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45.
文章研究了北桑寄生在辽西地区的自然分布、寄生环境、寄主及生存繁衍特性.同时,对其经济、生态、种质资源、指示植物价值以及该树种对寄主的危害程度、传播速度、扩散范围进行了论述.特别提出对该树种应加以保护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6.
肉牛饲料中分别添加 3种剂量的大蒜 (5 0、10 0、15 0g 天·头 )及其活性物质大蒜素 (0 .2、0 .4、0 .6g 天·头 ) ,试验肉牛瘤胃TVFA、乙酸、丙酸浓度发生不同变化。对大蒜和大蒜素不同添加剂量与对应试验肉牛瘤胃TVFA和乙酸 丙酸变化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求导后得出 ,大蒜和大蒜素在肉牛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 75~ 94g 天·头和 0 .3~ 0 .4g 天·头。并将大蒜和大蒜素按 75g 天·头和 0 .3g 天·头添加量加入到肉牛饲料研究发现 :饲喂大蒜和大蒜素试验组玉米秸秆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潜在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 11.2 1%、7.2 8%和 19.5 %、9.6 7% (P <0 .0 5 ) ;而对精饲料中粗蛋白潜在降解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7.
大蒜是一种植物鳞茎 ,作为肉牛饲料添加剂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的目的是 :研究大蒜对肉牛增重的影响。试验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后代公牛 3 8头其中 3 5头牛随机分为七组 ,大蒜组 A( 50 g/ d.头 )、D( 1 0 0 g/ d.头 )、F( 1 50 g/ d.头 ) ;大蒜素组 C( 0 .2 g/ d.头 )、E( 0 .4g/ d.头 )、G( 0 .6g/ d.头 ) ;对照组。试验采用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1 .大蒜在添加 74.6g/ d.头左右 ,对肉牛增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Y=-0 .0 0 2 2 x2 +0 .3 2 8x+2 8.3 2 ,R2 =0 .972 8( Y为增重 ,X大蒜用量 )。 2 .当大蒜素添加量为 0 .3 5g/ d.头时肉牛体增重最高 ,y=-92 .5x2 +65.4x+2 7.3 3 R2 =0 .91 96( Y为增重 ,X大蒜素用量 )。 3 .大蒜促进肉牛增重的主要成分是大蒜素  相似文献   
48.
采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分析了尼克鸡种卵的各种蛋白质成分。作者在宏观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浓蛋白、清蛋白、卵黄中白蛋白、α_1球蛋白、α_2球蛋白、β球蛋白、γ_1球蛋白、γ_2球蛋白、溶菌酶等的含量。结果认为卵中浓蛋白、清蛋白中各种蛋白成分同鸡血清基本相似,但浓、清蛋白不含有α_2球蛋白。种卵中含有的γ球蛋白量占卵重的17.01%,浓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溶菌酶,这些成分与孵化及雏的免疫功能有关。清蛋白中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较浓蛋白分别高5.2%、2.84%,浓蛋白中α_1球蛋白、β球蛋白比清蛋白含量分别高2.58%、2.84%。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品种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旨在进一步了解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紫芽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及香气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乌牛早、南山白毛和紫娟3种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制成的4类茶样[直接烘干茶(对照)、绿茶、白茶、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其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乌牛早绿茶感官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总分为90.65分。从12个茶样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和醛类在香气成分含量及种类上占据主导地位,酯类、烯烃类、酮类和其他类的种类及含量均较少。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84.37%(乌牛早对照)和13.44%(乌牛早红茶)。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呋喃型)、脱氢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β-芳樟醇和氧化芳樟醇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低,脱氢芳樟醇和烯烃类物质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高;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β-芳樟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紫娟>南山白毛,相对含量最高为54.05%(乌牛早对照),最低为19.10%(南山白毛绿茶);氧化芳樟醇(呋喃型)在南山白毛茶样中相对含量较高,其中在南山白毛白茶与南山白毛红茶中相对含量相差较小;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香叶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南山白毛>紫娟,相对含量最高为6.39%(乌牛早红茶),最低为1.76%(紫娟白茶);醛类在紫娟茶样中总含量相对较低。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26种共有香气成分,且共有香气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受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的影响,12个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种香气成分在不同茶类中含量也有所不同。乌牛早紫芽用于制备绿茶具有一定优势,而南山白毛紫芽与紫娟紫芽均适合用于制备白茶。  相似文献   
50.
采摘乌牛早、南山白毛及紫娟等3个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为原料,分别直接烘干及加工成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及其加工的茶类产品中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不同.南山白毛绿茶(NL)儿茶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