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谢卫华  喻璋  张穗  刘庆元 《河南农业》2010,(9):17-17,20
一、材料与方法(一)形态和染色1、细菌的形态须经菌体涂片,固定染色后用油镜观察。分离菌种在牛肉膏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4-28h。然后用移菌环挑取少许细菌菌苔放入无菌蒸馏水中配成菌悬液,取菌悬液一滴在洁净载玻片上,并将玻片倾斜,使菌液流成一层菌膜,放室内风干后,再通过火焰2-3次使菌体固定.然后用苯酚品红染色,染色1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用油镜观察菌体形成。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产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防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200 9χ-2.0904(r2=0.9681),其EC50为0.08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植株喷施申嗪霉素有效成分剂量6.45μg/mL后第1、8、15天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99.37%和81.23%;喷施申嗪霉素3.23μg/mL后第1、8、15天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60.54%和64.58%,且与喷施井冈霉素有效成分剂量50μg/mL的防治效果94.43%、64.17%和30.49%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穗  杨晓  温广月  马汇泉 《植物保护》2016,42(5):242-245
通过对植物香料产物对甲氧基肉桂醛的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鞭毛菌亚门卵菌纲、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草莓褐色轮斑病菌(Phomopsis obscurans)、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高效、广谱的特性;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其对黄瓜霜霉病和水稻纹枯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这为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内烯酸乙酯JS399-19)对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tum)分离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并由此建立该药剂的敏感性基线。氰烯菌酯对上述分离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的范围在0.098 0~0.504 1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58 9±0.055 1μg/mL;其敏感基线呈单锋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各分离菌株之间对该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且并不因用药年份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的多菌灵敏感型菌株和抗药型菌株也均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这表明该药剂在发生多菌灵抗药性的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减少赤霉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监测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群体对氰烯菌酯敏感性的动态变化,制定该药剂合理使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材料与方法 (一)形态和染色 1、细菌的形态须经菌体涂片,固定染色后用油镜观察.分离菌种在牛肉膏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4~28h.然后用移菌环挑取少许细菌菌苔放入无菌蒸馏水中配成菌悬液,取菌悬液一滴在洁净载玻片上,并将玻片倾斜,使菌液流成一层菌膜,放室内风干后,再通过火焰2~3次使菌体固定,然后用苯酚品红染色,染色1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用油镜观察菌体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病是对番茄产量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叶片边缘呈鲜黄色,卷曲,叶脉墨绿,叶肉变厚,叶片变小;植株矮化萎缩,开花延迟,花朵减少,果实减少,产量损失严重。自1964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被正式命名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 ,跨古北、东洋两区 ,取食大豆的害虫多达 2 4 0余种 ,但大豆是补偿能力较强的作物 ,能对大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害虫在各个大豆产区不过 1 0余种 ,而且各大豆产区因地域和种植方式的不同 ,主要害虫种类也有所不同。豫豆 2 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1 987年经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 0 0 0年该品种被定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 ,并在河南省滑县、社旗县、扶沟县和郑州郊区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根据示范区害虫侵袭部位不同 ,能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害虫有以下几类 :取食叶片或刺吸汁液的有大…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离体的条件下,测定了5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除吡虫啉之外,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双、阿维菌素对水稻纹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毒死蜱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EC50为0.19mg/L,其毒力作用显著高于药剂对照井冈霉素(EC50为169.18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喷洒不同杀虫剂,然后在1、8和15d后接种水稻纹枯病菌,毒死蜱在田间常用浓度下明显的抑制了水稻纹枯病病斑扩展,其防效分别为74.74%、53.17%和45.61%,与井冈霉素的78.41%、59.22%和50.26%防治效果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上海崇明警备区富民养猪场污水处理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去除氨氮效果较好的菌株(代号CM3),对其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表明,CM3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8.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300mg/L时,4d内其氨氮降解率可达40%以上,并可利用多种含碳化合物作为碳源生长。因此,CM3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氨氮能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