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每10kg麦种用2%立克秀湿拌剂15~25g拌种,至第二年4月中下旬对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仍要达50%左右。对枯白穗防效不同发生类型地区控病效果不同,相同用量的情况下,重发地区效果不及一般地区。每10kg麦种用立克秀15~25g,重发区随着用量增加,效果提高。每10kg麦种使用立克秀25g,对出苗率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重发区每10kg麦种用15~20g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效,综合考虑防效和安全性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2.
稻棉轮作区使用绿黄隆对后茬棉花负效应初探①张银贵黄桂林黄玉富王生元俞扬凤江苏省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5529周奎来姜堰市罡杨乡绿黄隆及其复配剂防除麦田杂草具有杀草谱广、效果好、价格低等优点,故推广速度较快,现已成为麦田化除的当家品种。由于该药具有...  相似文献   
33.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花初期用药2次3种方式,对各品种小麦赤霉病防效和DON毒素控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错过扬花初期6天后用48%氰烯·戊唑醇补防1次,对各品种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指防效、DON毒素控减效果比扬花初期防治1次分别低15.87%、21.25%、35.48%,比扬花初期用药2次分别低39.79%、44.87%、66.84%。赤霉病最适首次防治时间是扬花初期,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对赤霉病和DON毒素的管控效果较差,坚持扬花初期+6天后两次用药效果最好,在各个品种中该趋势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34.
浅析稻曲病重发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曲病是我市水稻穗期的常发性病害,近三年随高秆大穗品种的推广,后期穗肥水平提高,该病发生逐年加重.病菌侵染稻谷后,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影响水稻产量、米质.受害较重的田块减产10%以上.1999~2000年我们对其发生危害特点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25%氰烯菌酯SC、16%咪鲜·杀螟丹WP、22%氰烯·杀螟丹WP等药剂处理(浸种或拌种)稻种对水稻恶苗病控病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因多年使用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25%氰烯菌酯浸种或拌种对恶苗病病菌均有较好控病效果;浸种、高温催芽等环节极有利于恶苗病病菌的侵入危害,较干籽播种对恶苗病病株率提高60%以上,因而采用浸种催芽方式的一定要进行药剂浸种,才能确保控病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36.
为了减少泰州市姜堰区棚室葡萄上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葡萄品质,达到绿色防控葡萄害虫的目的,探索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诱杀棚室葡萄害虫。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能诱杀斜纹夜蛾、粘虫、葡萄透翅蛾、金龟子等多种害虫,对棚室葡萄害虫有很好的防控效果,灯诱防控对棚室葡萄害虫的减退率达到94.4%以上。  相似文献   
37.
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抗(耐)病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对比试验表明,供试7个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可初步分为高抗、中抗、中感、高感4个类型。其中常优1号、常农粳3号抗病性较强,丰产性能也好。  相似文献   
38.
精稳杀得防除黄花苜蓿、西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15%精稳杀得乳油(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防除黄花苜蓿、西瓜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及使用剂量,1999年进行了该药剂的田间除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①试验概况 试验在姜堰市娄庄镇进行,试验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2.4%,pH值7.2左右,肥水管理好。西瓜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黄花苜蓿田有硬草、早熟禾、看麦娘等。 ②试验设计 设15%精稳杀得667m2用量40ml(A),50ml(B),60ml(C),3个不同用量药剂处理,另设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喷清水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25m2,随机区组排列。禾本科杂草2~4叶期施药,667m2对水40kg,采用长江-10型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杂草茎叶。 ③调查项目与方法 a.安全性 药后观察各处理区作物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有无药害症状,以评价该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b.除草效果 每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0.25m2,药后15天、30天各调查一次,记载禾本科杂草株数,第30天调查后,收集小区内3点杂草称其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相似文献   
39.
姜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姜堰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且在不同水稻品种上表现一致。2011年其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姜堰历史最高。分析其重发原因,主要是:(1)传毒媒介灰飞虱虫量大,且带毒率高、传毒几率大;(2)姜堰主推的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高感黑条矮缩病品种。2012年通过统一机插秧、无纺布全程覆盖切断毒源、带药移栽、吡虫啉(高巧)拌种保直播稻田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形势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0.
亚洲玉米螟棉田为害型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显著。取食玉米雌穗的种群世代存活率最高,棉铃次之,棉了低。以玉为雌穗、棉铃、棉茎为食料的世代净生殖率依次为45.62、27.91和0.48;其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962、0.08466和-0.0143。在一定距离内玉米田的虫源可影响棉田的为害程度。分析了江苏棉区玉米螟不同为害型的形成机理,棉田、代玉米螟缺乏适宜食料和外来虫源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