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绥化市北林区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重点抓了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应用技术这项工作,在应用原有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新的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肥料对比试验,确定每一种肥料在绥化市北林区不同作物上施用的最佳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为绥化市北林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筛选出优质的肥料,通过示范和推广增加了北林区作物的产量,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并改善了土壤的活性等。总之,进行这项工作,必将促进北林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2.
装配式钢-混组合地下粮仓具有节能、低损、保障粮食品质的优点,但钢-混组合仓壁竖向节点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能仍是制约其广泛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为此,该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混组合仓壁的新型节点,利用两点对称加载受弯试验研究其在弹塑性阶段的受弯性能,并与无节点钢-混组合仓壁试件进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内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各试件的位移与应变均随着弯矩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呈现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受力形态;相较于无节点试件和无梯形传力钢板试件,新型节点试件刚度显著增加,抗弯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5%和17%;相较于无梯形传力钢板试件,新型节点试件屈服荷载提高了29%;传力钢板和内防水钢板拉应变均随跨中弯矩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新型组合节点中两者可共同发挥抗拉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地下粮仓和类似地下结构受弯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乌拉特中旗1954~2011年的年、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乌拉特中旗年和各季节日照时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2.378 h/10a速率减少,且这种减少趋势在增大,主要表现在秋、冬季。20世纪50~90年代年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21世纪初以负距平为主;80年代秋季日照时数偏少,其他不同年代秋季均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以异常偏多为主,仅在21世纪初出现异常偏少年,季日照时数无明显差异。50、60年代至今乌拉特中旗年平均总云量、低云量均表现为减少趋势,而80年代至今年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则呈增加趋势,以总云量增幅更大,平均增幅为1.6成/10a。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河套灌区的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农田防护林背风面距林带不同距离处小麦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测定,研究了农田防护林的增产效益.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够增加小麦的产量,林网内小麦的平均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对照麦田.通过对河套灌区农田防护林对小麦增产效益的研究,为河套灌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γ-聚谷氨酸增效尿素的淋溶特性及肥料效果。[方法]以制备的γ-聚谷氨酸增效尿素和常规尿素为氮肥,通过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其对氮素淋失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淋溶试验表明,γ-聚谷氨酸增效尿素能使氮素缓慢释放,减缓氮的流失。盆栽试验显示,γ-聚谷氨酸增效尿素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根长,分别提高了33.6%、48.4%和23.1%;能提高小白菜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累积,小白菜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6.7%、12.0%和9.9%;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论]γ-聚谷氨酸增效尿素的保肥效果和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小白菜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 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 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 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 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素质教育重点提倡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工作者现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理论联系实际、调整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评价五个方面阐释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8.
针对渭北果园土壤干燥化、覆盖条件下夏季土壤高温抑制根系生长的问题,通过将具有高效保水效果的地膜与缓温效应显著的秸秆两种覆盖材料组合,从保墒、调温及对果树产量影响方面综合评价双重覆盖(地膜压长麦秆覆盖、长麦秆压地膜覆盖、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地膜压玉米秆覆盖)模式。结果表明,地膜压短麦秆覆盖相对于其它处理能提高0~600 cm土壤剖面年平均贮水量(1 529.2 mm)及年平均含水量(25.71%),有利于果树对水分的利用;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在春季和秋季能提高土壤温度,夏季降低土壤温度,具有良好的缓温效应;不同覆盖 处理均能提高果树的产量、单果重和优果率,其中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单株产量(48 kg)和优果率(85%)最高,为最佳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59.
基于气象条件的巴彦淖尔市河套蜜瓜的品质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蜜瓜属农业部确定的优质产品,近年来被盲目扩种,既扰乱了市场又影响了该品牌的声誉。为确定该品牌的适宜种植范围,利用磴口河套蜜瓜含糖率资料与相应年代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含糖率的农业气象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含糖率综合评估模式,利用细网格推算模型,在CtityStar4.0平台上进行了河套蜜瓜品质的区划,为当地蜜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以国内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辽宁省西部地区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越冬率均在93%以上,能在试验区内安全越冬.CW-272、WL-232、苜蓿王、皇后4个品种的生长速度最快,CW-272、WL-232、苜蓿王、创新和保丰5个品种产草量较高,通过各测试指标综合评价,认为CW-272、WL-232和苜蓿王表现最为突出,可以在试验区内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