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以黑加仑品种世纪光和世纪星为实验试材,盆栽幼苗分别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CK)、60%(轻度胁迫)、40%(中度胁迫)条件下处理30d,分别测定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片相对含水量及质膜相对透性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轻度和中度土壤干旱胁迫处理,两品种黑加仑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天数增加而不断增加,且世纪光的含量均高于世纪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逐渐降低,世纪星的含量要低于世纪光,且下降幅度要大于世纪光;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也逐渐增加;在第30天,轻度胁迫处理两品种质膜相对透性均未超过20%,说明都未达到致命损伤,而中度胁迫处理的世纪光在第24天质膜相对透性超过了50%,世纪星在第18天超过了50%,达到半致死程度,在第30天世纪光和世纪星的质膜相对透性分别达到了61.2%和72.0%。说明黑加仑品种世纪光的抗旱性较世纪星强。  相似文献   
13.
三种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厂型整形、厂型整形、扇形整形对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赤霞珠生长,方便管理的架式.[方法]在赤霞珠(双厂型整形、厂型整形、扇形整形)四个生长期,测定不同整形方式的叶片、新梢生长状况、果实内外在品质.[结果]双厂型整形的枝条节间长度,比扇形整形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6.6;、11.5;;双厂型整形的枝条粗度,比扇形整形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30;、17.9;;厂型整形的叶面积,比扇形整形和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11.1;、14.7;.厂型整形和双厂型整形的果实品质优于传统扇形整型,而对单粒重和果粒纵横径影响不大.[结论]厂型整形和双厂型整形,可以有效的调节4、5、6节节间长和节间粗的生长,提高单穗重,降低酸度提高糖度,提高果实中单宁、花甘素、总酚、叶面积.  相似文献   
14.
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区划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提高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减轻稻瘟病危害,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区划、精准勘界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探明了水稻稻瘟病菌越冬后的初始侵染源(即始见期)地点、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2;建立了孕穗末期病田率和蜡熟期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对其成因探讨发现,导致南充市近年水稻稻瘟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稻瘟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是造成稻瘟病在南充市流行的外因。2001—2015年,全市水稻稻瘟病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7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促进稻瘟病防效提高15%~30%。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Xn HB310)与7种常用杀虫剂混配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杀增效作用,并对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进行了最佳配比的筛选和增效作用的评价。结果显示,Xn HB310仅与氯氰菊酯混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cf)为30.9;当Xn HB310与氯氰菊酯质量比在1006.4∶2.6~816∶4之间时,混配药剂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当两种药剂的质量比为952∶3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335。Xn HB310与乐斯本、吡虫啉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混配均表现为相加作用,cf值分别为9.6、-6.9和-18.6,Xn HB310与菜喜、灭幼脲或阿维菌素混配则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cf值分别为-48.4、-24.9和-57.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充市小麦条锈病1999年以来共16年的发生流行情况研究,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在本市的重发流行特点和趋势。即病害初见期越早,发生越重;其流行特点是在本地小麦条锈菌有两次传入侵染高峰期,第1次外来菌源大范围传入对病害流行起着关键作用,在田间存在1~3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1月下旬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总发生面积成较高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69 2;近16年,条锈病有13年在全市偏重至大发生,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81.25%,比1995年以前,重发频率高50个以上百分点,轻发生只有2013年1年,仅占6.3%,说明条锈病已完全处于重发流行之态势。经对其成因探讨认为,导致本市近年小麦条锈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品种抗条锈能力的降低或丧失,而造成小麦品种抗性丧失的直接原因是条锈菌新生理小种致病性强且已上升为主要小种,并继续保持为优势小种,暖冬和春季天气波动幅度大,雾、露日偏多直接造成了条锈病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架式对紫香无核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品种紫香无核为试材,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研究了篱架、传统棚架、高厂形平棚架对其生长发育、产量、果实品质和用工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出适宜当地葡萄优质、简化、高效生产的架式。结果表明:高厂形平棚架的紫香无核葡萄结果枝节间粗度、单穗重、单粒重显著大于篱架、传统棚架,坐果率、产量显著高于篱架,总用工量可比篱架、传统棚架减少1/4左右。高厂形平棚架在促进紫香无核葡萄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用工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作为新疆葡萄新的栽培架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黑斑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灰霉病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及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发酵液和上清液对苹果轮纹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76.90%和80.79%。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发酵液致使苹果腐烂病原菌菌丝形态异常;浓度为50和25mL/L的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对供试苹果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98%以上。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对苹果病原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于不同时期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和果实喷施氨基酸螯合钙溶液,然后测定并分析了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粗纤维、可溶性果胶含量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幼果期(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10日、7月10日)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0.05,0.10,0.15g/L)可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总体趋势为施钙浓度越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越低;其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31%,22.88%,7.88Vo;Vc含量比对照高了9.38%,9.38%,8.21%;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均可提高果实粗纤维含量、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0g/L的单果重和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5g/L的硬度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比对照增加17.59%和2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