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秦岭土石山区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秦岭典型土石山区陕西省商洛市为例,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建议。根据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土地利用分为未利用土地、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4大类;以粒度单元为统计量,以乡镇为粒度单元,从全局及局部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计算其土地利用度;生态恢复力评价采用植被指数(NDVI);Moran′s I指数等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了土地利用度与NDVI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近1/2的乡镇NDVI值变化快于土地利用度变化,说明生态环境改善速度快于土地退化速度。一个乡镇NDVI值变化慢于土地利用度变化,说明其土地利用退化速度快于生态环境改善速度。研究区9a间生态恢复力较高,说明9a间国家政策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处理较好。但对一些土地利用程度仍在提高的乡镇,应进一步重视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移动形成了放牧路线,放牧路线决定草地资源的利用顺序,合理的利用顺序可提升牧民对草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维护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却鲜有对放牧路线的探讨。文中以青海湖流域刚察县为例,提出了放牧路线的划定方法和原则:首先建立放牧优先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草地资源的放牧优先等级;然后基于牧民的放牧行为调查划分四季牧场;最后以优先利用放牧优先等级高的草地和尊重牧民季节轮牧的放牧习惯为主要原则,结合交通路线、居民点、四季牧场面积等因素规划放牧路线。运用该路线可为牧民合理放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牧区放牧路线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0年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富士康"十三跳"的阴影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牵动全社会的心。文章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之上,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网络模式,全方位地帮助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不同灌溉量和滴灌频次处理对北疆地区滴灌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蒸发蒸腾量(ET值)和作物系数(K值)的影响,以新春6号和新饲玉13号为试验材料,整个复播体系设置3个灌溉量(660、520、320 mm)、3个滴灌频次(10次、8次、6次)互作条件下的9个滴灌处理,结合当地气象数据,对不同处理滴灌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的ET值及K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滴灌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4、5、9、10月份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值)较小,6、7、8月份ET_0值较大;灌溉量对滴灌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ET值及K值影响显著,灌溉量越高,ET值和K值越大;灌溉频次对复播体系ET值和K值在不同灌溉量下的影响各不相同,在中灌溉量中频次下作物产量最高。建议北疆地区滴灌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的灌溉方案以小麦灌溉量300 mm滴灌5次、青贮玉米灌溉量220 mm滴灌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本文通过概述四川省双流县创建生态县的成功经验,深入阐述了低碳发展应从低碳经济和低碳文化2个方面入手,立足实际,提出了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广循环经济、构建低碳社会、进行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我国的生态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是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部分于一体,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挖掘体系,是现代化农业的典型。该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对实现全区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在该园区设施蔬菜的典型应用,以期推广到更多的生产园区,起到创新、示范、推广、带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及相关辅助数据,应用GIS手段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将长安区地形进行坡度分级,把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坡度分级图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分布在坡度较小范围,林地、草地的坡度分布范围近似于正态分布。不同年份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坡度所占面积比例基本不变;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不尽相同。其它土地类型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低坡度范围内,而其它土地类型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在整个坡度范围上大体呈正态分布。因此,坡度因素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重要影响因素,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加权法(IDW)、径向基函数法(RBF)、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普通克里格法(OK_LU)4种插值方法,对黄土丘陵羊圈沟小流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插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度(AC)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前3种常规空间插值方法中,OK对刻画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趋势效果最佳,其预测MAE值和RMSE值均为最小,Pearson相关系数(R)和准确度(AC)最大,说明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好、预测的极端误差也最小;其次为RBF;IDW预测的效果最差。(2)OK_LU在空间特征表达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复杂地形区的局部变异,其插值结果的精度相比OK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从0.900%降到了0.567%,均方根误差(RMSE)从1.101%降到了0.777%,Pearson相关系数(R)从0.4026提高到0.5589,准确度(AC)从0.9081提高到0.9505。综合比较,在黄土丘陵地区,OK_LU能使插值结果的精度有较大提高,是土壤有机碳空间制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文雯    周宝同  黄勇    田径  刘小波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289-295
深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评价与分区,对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进行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差异显著,优先性指数介于0.161 0~0.767 6之间。双桥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北碚区、长寿区、璧山县10个区县为优先整理区;荣昌县、永川区、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万州区、大足县、铜梁县8个区县为重点整理区;涪陵区、忠县、南川区、梁平县、潼南县、万盛区、垫江县、开县、石柱县、綦江县、丰都县、秀山县、云阳县、黔江区14个区县为中等整理区;酉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彭水县、武隆县、巫山县、城口县7个区县为生态型整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