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通过调研分析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蚕桑产区果桑栽培现状和存在的技术瓶颈,采用智能化设施栽培模式和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耐盐碱果桑品种选育与果桑物联网技术试验,探索出了智能化、省力化、精准化的果桑设施栽培新技术,创新了果桑智能大棚栽培信息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果桑栽培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2.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及种子库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土壤特征,以深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从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3.
在玉树县巴塘乡铁力角村冬春退化草地上,开展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共引种7属15个品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在巴塘地区均能正常越冬并完成生育期。牧草产量和种籽产量比较表明,其中同德老芒麦(E. sibiricus L.'Tongde')第2年干草产量最高为10030.8 kg·hm-2,同德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 Keng f.'Tongde')草籽产量最高,达到2986.7 kg·hm-2。所有牧草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并且第2年株高、盖度和产草量均高于第1年,适应玉树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均较好,适宜在玉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4.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在禁牧封育和自由放牧利用状态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封育草甸和放牧草甸从8月-翌年4月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其自然损失率分别为46.2%和49.6%。封育草甸的生产力1-4月、4-5月的自然损失率分别为5.1%和5.9%;草甸进入放牧利用后,放牧草甸牧草相对于封育草甸牧草的实际利用量约占4月草地地上现存量的48.4%,约占8月草地地上生物量的24.4%。放牧草甸牧草营养成分从8月到翌年1月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该草甸在夏季属“氮碳”(NC)营养型,在冬季属“碳”(C)营养型。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不同刈割强度下再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刈割高度与频度不同,牧草再生能力不同。低茬高频的刈割,即留茬高度5cm、刈割频度7天/次,青海草地早熟禾再生性达到最佳水平,产草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6.
在三江源区对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栽培草地进行围栏禁牧封育,封育期为3年,在每年8月中旬进行群落调查,以冷季放牧利用的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作为对照,分析围栏内外样地的群落特征以及逐年草地群落演替过程。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放牧>封育,且随草龄的增长,群落多样性指数有缓慢增加趋势;2)放牧、封育2种处理样地的总盖度和优势种的盖度及高度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 即随建植年龄逐步变小,与放牧相比,封育草地的各值显得较低一些;3)地上植物量变化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
适宜黑土滩栽培的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三江源区黑土滩栽培的适宜牧草,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达日县和玛沁县引进50个牧草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外来草种在黑土滩上引种栽培很难成功,而青海草地早熟禾等6个乡土草种应作为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首选草种;麦宾草等草种可作为黑土滩治理的后备草种,并提出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的牧草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28.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的数据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9.
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通过对多种牧草的混播组合试验,研究了"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动态关系。通过4年的试验观测表明:合理的混播组合及适当的草地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植被的牧草产量。并且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各组合的相对产量总和(RYT)逐渐增大,种植当年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环境资源仍有一定的利用空间;第2~4年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各牧草的生态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混播组合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30.
黄河源区“黑土滩”混播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的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改建成人工草地是一种恢复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收获大量饲草。对"黑土滩"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生产力和营养价值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高峰期8月到翌年4月,草地生产力自然损失量为144.3 g/m2,损失率为34.9%。这期间放牧利用导致牧草被采食187.2 g/m2。传统的放牧利用,使该类人工草地利用率为45.2%。冷季草地牧草营养价值全都下降,粗蛋白含量降低了69.86%,粗脂肪降低了65.85%。该"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因此建议,"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生长高峰期适度进行人工割草,冬季进行适度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